商务资讯 > 专家视角 > 正文

汝林琪:执着的风险投资家

2011-05-03 14:11来源:投资者报作者:王月平字号:小

最大的挑战是建团队

  赢得了企业家,并不代表会赢得整个市场。挑战无处不在,如今摆在汝林琪面前的新问题是KPCB中国的团队建设,这看起来似乎比投资更加艰难。

  有报道称,eBay前首席执行官梅根惠特曼(Meg Whitman)将加盟KPCB美国团队。据知情人士透露,55岁的惠特曼将在KPCB担任兼职战略顾问,工作内容包括帮助KPCB扩大投资范围和对初创公司进行指导。

  与美国KPCB团队不断招兵买马相对应的是,KPCB中国团队的合伙人却在纷纷离职。2011年2月, KPCB中国曾经的管理合伙人钟晓林,转身创建江南资本;与此同时,2009年加盟KPCB中国的李立伟决定跳槽到青云创投。

  其实,这并不是汝林琪第一次面对KPCB中国团队建设难题。2007年周志雄的出走,也曾让她一度感受到了挑战。如今的变动,在她看来只是正常的人员流动,即使KPCB中国的核心团队只剩她一个人苦苦支撑。

  “我们仍然需要建立新的平衡。”对于这一期间的曲折,汝林琪有自己的看法,“大背景下,无论是系统性还是非系统性,形成稳定的格局一定是经历过多次震荡。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新基金不断涌现,也为很多人提供了发展机遇。对此,我们会以平常心对待。”

  根据其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公司的变化并不大,一切仍在正常运作。因此,判断KPCB中国的未来,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事实上,随着李怡平、周炜提升为合伙人,以及合伙人梁英杰、王敬、王恩强的加盟,KPCB中国的团队也在扩大,由此前的几个人发展到20多个人,一切变化都显示着动荡的KPCB中国团队正在走向稳定。

  而对于外界传闻的KPCB中国团队需要接受美国的指挥,汝林琪也进行了解释,并向记者介绍了二者之间的关系:“KPCB中国一直是独立决策的,中国从未需要接受美国的远程指挥,中美两国是合作关系,中国团队完全拥有在中国的投资决策权,美国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各种技术和资源的帮助。”

追求人生的平衡

  在变化的中国市场当中,KPCB中国也开始学会了改变,募集新的人民币基金就是KPCB中国改变的一个信号。

  2010年10月,KPCB中国成立了第一只人民币基金,规模为5亿元。“募集只用了3天时间,非常快,第4天路演时有人就不高兴了,因为已没有了投资额度。我们希望这笔资金一年半左右投完,如今已经投了3个项目。”讲述这些事的时候,汝林琪看起来很平静,但是语气中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

  没有人知道,在这些成绩背后,她扛住了多大的压力,付出了多大的心血。

  在公司内部,她前一天加班到午夜2点,第二天依然要神采奕奕地进行工作,即使午饭时间,也要跟某国际大基金负责人一起讨论项目合作事宜。争分夺秒地忙碌,是她日常的工作状态。

  在外部,她需要应对越来越多涌入中国的美元基金以及人民币基金的疯狂崛起,考虑KPCB中国的投资策略及发展方向。

  此时,她选择了改变,即实现美元基金与人民币基金同步走。

  “在KPCB中国,我们的美元基金以早期为主,人民币基金则以成长性为主;同时,我们希望将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理念,与美国结合起来,更着眼于行业与企业的长远发展,一如既往地专注于清洁能源、TMT、生命科学及新兴消费品领域的投资。”汝林琪告诉记者。

  具体到美元基金投资,她选择坚持KPCB中国的特色。“我们只做我们最了解,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我们的定位一直是VC,‘只做份内之事’是KPCB的基金风格。”她认为,成就一个长久、稳定、成功的基金, 除具有专业知识和独到的眼光外,更重要的是与一些能够扎扎实实做喜欢的事业的合伙人、投资人及企业家建立长期的信任感和良好关系,共同把事情做好。

  这种追求,也同时被其他合伙人如周炜、梁英杰等认同。虽然2011年才加入KPCB中国,但是在梁英杰眼里, 他在同一群值得信任的人一起工作。“虽然加入KPCB中国之后,我比以前更忙碌了,但是很开心,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就是把KPCB中国做成和美国一样伟大的投资机构,我们希望通过谨慎投资避免风险,而不是波动起伏。”一次偶遇中,梁英杰对记者坦言。

  此外,在人民币基金投资领域, 汝林琪学会了让自己改变和接受中国新的外部变化。“国内和国外的游戏规则不一样,在国内,人民币基金有优势。”她意识到了人民币基金的重要性,因此在2009年就进行人民币基金的筹备工作,同时还就此事耐心地与美国团队展开沟通。“要解释的地方很多,第一,投资理念上,美元基金与人民币基金有很大不同;第二,融资渠道不同;第三,LP(有限合伙人)的决策与美国也不相同。”

  最终,汝林琪成功说服了美国团队,实现了在国内做人民币基金的想法。

  除了事业上不断接受挑战之外,在家庭与事业的“跷跷板”当中,她也总结出了自己的“平衡之道”。

  “我的人生就是不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作为女人,最终的平衡点就是在成功与幸福之间。每个人的方式不同,我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进行平衡。很幸运的是,在很多事情上我都在尝试的过程中平衡了各方的关系和利益,虽然未能面面俱到,但效果还不错。”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汝林琪颇感欣慰。

  她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她都要同孩子一起吃早餐,虽然每周不可避免地要工作6天,但是她每周都要保证有一天与孩子们共度。

  对于实现平衡的秘诀,她表示:“我不想告诉大家平衡事业与幸福的具体方法,我想说的是人要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比如20多岁风华正茂的时候,以学习及尝试新事物为主;30多岁有一些经验后,应当不断尝试具有挑战性的事情;40多岁事业有成后,应当以家庭及做令自己快乐的事为主;退休后以从事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为主。每个阶段,依据重点找到平衡点。”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汝林琪不再每周工作90个小时,周末的社交聚会大多是VC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她尽可能号召大家带上小孩,让聚会变成家庭宴会。“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我们成年人的交流,还可以让小孩子偶尔聚一下,有利于小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现在 VC已不仅仅是我的工作,更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里面透露着成功投资的法则,以及人生的智慧。

(责任编辑:林音)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