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在有关领导力开发的问题中,这可能是被问得最多的一个。
先说什么是领导力。根据保罗·赫塞对领导力的定义,领导力就是“与他人共事并通过他人的工作来达成目标”。按照这个定义,任何需要他人支持来取得工作成绩的人,都可以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当今与他人共事,并通过他人的工作来达成目标的可谓数以百万计,对于那些知识工作者来说尤其如此,可以说他们都是领导者,都需要领导力。
在来说领导力的特性。虽然人们对领导力的特性众说纷纭,但下面九种特质还是有共识的:1.以变应变;2.眼光向外;3.洞悉全局;4.沟通信息;5.鼓舞士气;6.争做赢家;7.恪守价值观;8.注重增长;7.推动变化。这些特质要求领导人具备几个特点:认同组织核心价值观,灵活应对变化,有专业能力,善于人际交往,懂得授权他人。
貌似这些特质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但《哈佛商业评论》最新一期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领导力来自基因吗?》却指出,许多人类的行为特征受到基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在职场表现上的差异约有三分之一可以从遗传角度加以说明。职场上的差异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领导力,因此一个人的领导力至少三分之一和遗传有关。
当然,遗传因素并非影响领导力的唯一因素,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环境的力量。同一篇文章的研究发现,如果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比方说家境富裕、得到家长更大的支持、家长与孩子冲突更少,那么基因对于我们能否担任领导职位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但是对于家道艰难的孩子来说,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能否成为领导者。
在同期杂志的另一篇文章《谁最适合接任CEO?》中,研究者揭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对于领导力风格的要求。自2004年到2008年,史宾沙管理顾问公司对标准普尔500强公司中300位CEO的继任情况进行了一项为期18个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公司运营良好,内部候选人就是最佳选择;而当公司陷入危机时,外部候选人会表现更出色。
这篇文章还揭示出了另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实,那就是董事会成员出身的CEO比其他类型的候选人总体表现出色。此前,人们只是在实在找不到人的情况下,才孤注一掷地让董事会成员出任CEO。但事实表明,董事会成员比外人更了解公司,比内部人更能放开手脚,而且他们很多人本身就担任过CEO,所以他们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也是环境的力量。
阿里巴巴集团的总参谋长曾鸣在《做企业要“眼高手低”》这篇文章中表示,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要“眼高手低”。“眼高”就是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看到未来,战略最重要的要求是前瞻性,必须对未来有自己的判断。“手低”就是动手的时候一定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要有非常好的切入点和支点,来实现之前规划的宏伟蓝图。
这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一个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这些素质往往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培养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领导者的DNA。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领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