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本报主办的“京华教育·两会沙龙”在北大举行,来自新东方、环球雅思等8家业内知名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时值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本次沙龙也将主题锁定在民办教育两会建言上,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马学雷担纲主持。 大家表示,希望通过俞敏洪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将自己对民办教育的建议带上两会,引起关注。
核心提示一:2006年,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成为首个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教育培训机构。4年之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迎来了一波上市热潮。而在表面风光背后,其中的甘苦恐怕也只有这些机构的创始人们最清楚。
俞敏洪 上市想好了再做
教育培训机构上市,新东方是“罪魁祸首”。新东方不上市的话,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着急上市,新东方上市发展不好的话,大家也就不上了。
我感觉上市以后是给自己惹麻烦了。比如要改善教育环境,要投钱,但上市公司是要算利润,投钱后利润就没有了,股东就要起诉你。所以,我这上市四五年一直在努力保持教学质量、投入、股东的平衡。教育培训不是不能上市,但是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去做。如果我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或是一个传统产业,我毫无疑问会选择上市,因为钱越多发展越快。但是培训教育,如果做好了,就会有学生来,学费是预付的,你永远不缺钱。既然不缺钱,为什么不慢慢做呢?
张永琪 拿生命做赌注
原来俞老师在媒体上、网络上讲“不愿意上市”时,我真是一半信一半不信,但是到今天我觉得他讲的是实实在在的心里话,我自己也亲身体会验证了这个。
当然上市这件事,政府也没有要求我们去做,我们也不能埋怨。上市之后,我觉得我们这批人是“牺牲者”,在历史上就是奉献,说大了是拿自己生命在赌注,或者拿生命在书写历史,也可能我们会少活十年、八年的。
尹雄 上市伤害创始人
俞老师也说后悔上市,我以前觉得俞老师讲的话有水平,觉得上市多好啊,又有钱又有名,现在我已经感觉到了,通过最近看股价惊心动魄的变化,我觉得我幸亏没有跟着你们搏杀。我觉得上市不是坏事,对高管不是坏事,对投资商不是坏事,只有对于创始人是坏事。
我也后悔一件事情,就是后悔融资,因为融资也是很痛苦的。而且不上市还不行,因为那些高管都盯着。还有被收购的学校,他们就是想你上市,可以赚一笔,所以我们被迫还得上市。
核心提示二:对民办教育的定位,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曾有如此解释:“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改纲要发布后,提出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教育培训机构很自然地被划定在营利性一类。
但究竟什么类型的民办学校是营利性的?这一类学校的官方定位是什么?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办学者。
邓强 课外辅导立足差异化服务
国家在纲要中一再提出要做到教育的均衡,我觉得这点作为国家就要本着一个“公”字。为了做好这个,就应在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配置上投入更多关注。但是,公平的基础上必然是有差异的,应该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又允许给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差异化的服务不应该阻止,还应该倡导,因为这是现实存在的,如课外的辅导就应该交由民办培训机构去办。其实,国家现在也认识到这一点,前不久教育部媒体通气会上就提出要解决占坑班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事情。我希望能更加明确,国家做好均衡教育,课外辅导做好差异化服务。
差异化服务如果交与民办培训机构,就必须受到国家的管理和规范,在管理和规范从思路上应提倡疏导,如通过行业组织如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来进行监管,因为这样的组织既要懂得政府语言,同时又要懂得民间语言。建议国家给这样的组织赋予一些权力,如定期对民办教育机构考察、评估,组织教师培训、对办学规范的机构给予返税和补税的优惠等。通过这些鼓励措施方式促进培训机构将差异化的服务做得更加规范。
杨明 学历教育应向培训业开放
《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的时候是七八年以前,第一稿出来得更早。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呢?是整个国家在教育领域里面投入不足,所以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现在从国家财政投入来讲,教育经费是非常充足的,所以民办教育已经不在量了,而在质。
从教育角度来讲,应该重新界定民办教育在今后的中国教育体制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比如我们做了10年培训,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在我们体系里面占了一半,这些人和谁竞争呢?和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抢工作。
但是这10年过程,我感觉也是社会资源浪费的过程,学生本来应该在学历教育体系里面完成的事,但是做不到。如果我们也可以给学历,或者学历对于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是公平的,我们这么多年培养了50万人,每一个人会省下一年半到两年时间,这对社会资源将是非常大的节约。
张永琪 培训教育应明确定位
对于培训教育,国家应该给一个定位,我认为我们的培训就是在给学生学历教育所不能给予的补充。但是,我发现大家基本上都是揭学历教育的短将自己定义为课外辅导,教“学历教育教不了的”,甚至加上一个口号叫做“赢在起跑线上,最好零岁开始”,我觉得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我发现我们越来越多的是在做应试,而这些都是国家政策所不太倡导的事,真正做素质教育很难生存。我觉得民办教育应该属于学历教育所不能的,学历教育应该是培养人成长的核心教育,我们应该属于课外,或者是课后素质教育,或者快乐教育中间的一部分运营者,或者我们应该更多地创新,给孩子们除了数理化之外更多的教育。
希望国家给民办教育定一个位,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是对的。
核心提示三:作为民办教育的分支,教育培训机构以其办学灵活、业务覆盖面广成为行业中的一支生力军,创造了不少财富神话。也因如此,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增加经费投入的国策之下,这个领域却一直处于不受政策惠及的尴尬境地,投入不足已是老生常谈。站在“十二五”开局之际,期望政府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已成为大家的共同期盼。
杨明 培训就业增加补贴
教育培训业应多争取一些政府的政策支持。如香港训练局是管理香港培训企业的,香港很多培训企业,只要企业为社会做出了有益的教育,职业训练局都给补贴。在加拿大也是,学生的学费有70%-80%都是政府来资助。
我认为,政府应把民办社会办学变成社会培训机构的有力组成部分,对公对私都是一样的。如劳动人事部主导的农民工培训,这个是有补贴的,而城镇里面培养下岗的市民,其实他们是从事白领工作,这个反而是没有补贴的。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是不是能够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做法,将公私培训机构一视同仁,只要为社会做贡献,促进就业,就给补贴。
樊保国 人才引进向公办看齐
民办教育发展,一个是靠人,一个是财,还有就是政府的支持。作为我们上市公司,现在发展最缺的是人才。现在我们清华、北大的人越来越多,过去这个行业里面,2000年的时候一年有十几个清华、北大的人进入这个行业,现在已经非常多了,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非常需要这样高端人才进入。现在招收这些优秀的毕业生进来之后,办绿卡很困难,就更不要说户口了。另外可以吸引人才的,是国家给予的荣誉,能不能和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比如特别优秀的教师,是否也可考虑给予国家津贴?
核心提示四:一直以来,教育培训业处于多头管理的状态,教育、工商、劳动等部门都可以审批教育培训办学,管的部门越多,权属和责任也变得不明晰,监管成为难题。在国家出台种种优惠措施扶持高新企业发展的同时,减免税负、增加补贴等呼声也在民办教育界日益高涨。
俞敏洪 培训机构应纳税优惠
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是可以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这两种教育放在一起可以构成中国教育真正产生人才的强大力量。
不管上市不上市,国家都应该对我们民办教育支持,对培训机构支持,因为我们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合理组成部分,我认为这样的教育体系不会比高科技贡献小,甚至更大。我建议,国家对培训机构收税时,可以不像收餐饮业等传统产业的税赋一样,因为教育毕竟是重中之重,教育培训本身就是国家教育平等的组成部分。
尹雄 减免税负规范管理
我们去收购学校之后发现一个问题,过去在收购的时候这个学校有利润,收购之后没有利润了。被收购方解释说,过去很多方面可以紧一紧,现在是当地纳税大户了,所以没有利润了。究其根本,还是在税赋这块。教育是利国利民的产业,甚至比高科技更重要,因为这些人才都是来自于教育。所以,我想在税收方面,有没有可能实行一些比较特殊的政策,比如三免三减半,过去鼓励外资进来的时候有这样一些政策。
核心提示五:每个教育从业者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有大有小,却凝聚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业内的领军企业,发展的视野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利益的追逐,而是将国家未来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黄贵洲 增强大学生素质培养
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也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率,其中的“软技能”即素质培养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我想教育部门应该拿出一些东西来切实做。
对于安博来说,我们从2008年开始做实训基地,我们的定位是做中国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提供商,所做的工作就是帮助大学生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我着重提一点,就是素质培养。教育部门能不能在这方面拿出一些措施,帮大学生真正做一些工作?
魏义虎 为留守儿童建所学校
做培训做了十几年,尤其最近这几年感觉做教育培训特别累,商业化比较浓,已经歪曲了教育的意义。去年有一次开会,一位安徽籍的老领导向我提出,安徽在北京务工的人很多,你能不能解决安徽孩子上学问题,能不能在北京办一所留守儿童学校,这样政府肯定会支持。
我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各方面都准备好了,但是到地方上受到很大阻碍,因为《民办促进教育法》里面没有明确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温总理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但到下面实施起来可能很难。所以我希望通过两会,能不能呼吁关注一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教育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