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的是,在全球版图和国际化大舞台中,青岛正在被浓墨重彩地标注着。
提起这五年对青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评价,副市长吴经建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主动作为,开拓进取,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空间和载体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正日益向纵深发展。
跻身国家对外开放的“第一方阵”
2010年11月1日,随着海关代码4258的正式启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一期)全面运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区港一体。从2008年9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到2009年9月1日一期正式封关,再到2010年11月1日全面运营,青岛保税港区一年迈出一大步,创下了让人惊叹的“青岛速度”。全程见证了这一过程的青岛保税区管委副主任李华贵感慨地说,有了保税港区的政策支持,青岛口岸在国内可形成与天津、大连合作竞争的优势,在国际上具备了与韩国釜山、日本神户等港口城市相抗衡的实力,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现代物流发展的超级引擎。他的感慨不无道理。作为当前国内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经济区域,前湾保税港区拥有国家赋予的国际中转、仓储物流、保税加工等诸多功能,是当前对外开放的政策制高点,是“特区中的特区”。将前湾保税港区一期全面运营置于青岛对外开放的大语境下观察,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青岛史册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青岛,已跻身国家对外开放的“第一方阵”。
事实上,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只是青岛向世界打开的一扇窗口。在刚刚过去的五年里,依托对外开放这个坚实的支点,青岛这座年轻的海滨城市注入了更多国际视野和世界标准,并随之积蓄成推动城市跨越发展的“源头活水”。
仅以会展经济为例。目前,每年在青岛举办的100余个展会中, 国际性的展览或会议超过三分之一,国际观众超过40%,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青岛国际啤酒节等成为吸引海内外客商来青观光旅游或从事商务活动的强力“磁石”,“中国品牌会展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桂冠频频花落青岛。
历经金融危机洗礼,开放型经济活力迸发
在市商务局局长孙恒勤看来,“十一五”期间,青岛与其他城市一样,虽然深受国际金融危机之累,但青岛开放型经济依然活力迸发,呈现出发展速度最快、质量全面优化、领域逐步拓宽、合作不断深化等鲜明特点。
他的这一论断,可以从开放型经济的几个主要指标上得到印证:
——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十一五”期间,青岛与21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市属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2288亿美元,是“十五”总额的2.3倍,年均增长11.5%;其中,出口1388亿美元、进口900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总额的2.4倍和2.2倍,年均分别增长12.7%和9.8%。年度进出口2005年为304亿美元,2007年、2008年分别跨越400亿、500亿美元大关,在经历了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2010年进出口规模将超过2008年水平。其中,“十一五”期间,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为553.8亿美元和152.3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总额的3.5倍和2.9倍。
——利用外资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450个,吸收合同外资15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33亿美元。其中,引进2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33个项目,总投资13.7亿美元。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比重整体比 “十五”期间提高5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合作实现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青岛对外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对外投资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共完成对外投资9.2亿美元,比“十五”增长4倍,年均增长93.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2.0亿美元,比“十五”增长4.3倍,年均增长29.11%,外派各类劳务人员2.9万人,比“十五”增加0.3万人,年均增加600人。对外投资合作多元化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外包产业快速起步。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青岛把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突破口,出台了《青岛市服务外包发展规划》及扶持办法,大力建设服务外包园区载体,引进和培育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业务额连年实现倍增,2010年服务外包合同额将突破2亿美元。目前,服务外包企业达到152家,投入使用的专业服务业园区建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微软、IBM、台湾东元集团、日本NEC、韩国NHN等世界知名企业与青岛实现了服务外包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