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3季度,济南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这一工作重点和要求,科学务实地实施一系列措施发展服务业,全市服务业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前行的态势,发展方式转变成效逐步显现。
一、促增长措施推动服务业经济稳步前行
1-3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68.3亿元,同比增长14.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2.8%,三次产业比重为4.9:42.3:52.8;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58.2%,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1-3季度,全市服务业共完成税收210.2亿元,同比增长29.9%,比全部税收增速高出7.8个百分点;占全部税收比重达52.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
(一)传统服务业优势地位稳固
1-3季度,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运行。1-3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51.2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0.3%,比上年同期降低了0.2个百分点。公路旅客周转量102.4亿人公里,同比回落7.8%;公路货物周转量161.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税收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6%,比上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了6.4个百分点。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较快发展。1-3季度,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86.5亿元,同比增长15.8%;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26.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2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14.5亿元,同比增长11.4%,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7.8%,比上年同期降低了0.2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4.3亿元,同比增长18.6%。
(二)现代服务业平稳运行
1-3季度,全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81.3亿元,同比增长15.0%,比全市服务业发展速度高出0.3个百分点;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46.4%,比上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金融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1-3季度,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3.0亿元,同比增长21.0%,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13.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498.9亿元,比今年年初增长16.8%,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423.9亿元,比今年年初增长16.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071.0亿元,比今年年初增长14.0%,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188.3亿元,比今年年初增长8.5%。
房地产健康发展。1-3季度,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51.0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10.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1-3季度,发地产开发投资371.2亿元,同比增长47.2%;商品房销售面积35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4%;房地产业完成税收45.3亿元,同比增长70.2%,占全部服务业税收比重达21.6%。
会展业档次规模不断提升。1-3季度,全市共举办会展活动99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场;展览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423万人次到会参观,同比增长8.5%;实现交易额663亿元,同比增长10.7%;拉动相关行业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4.5%。
软件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市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中国软件[23.34 -6.11%]名城”创建试点工作,软件业快速发展。1-3季度,软件业服务业销售收入446.0亿元,同比增长28.8%。
旅游市场繁荣稳定。全市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旅游业平稳较快增长。1-3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172.9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24.0%。
二、消费、居民收入拉动服务业经济快速增长
(一)消费市场有序运行
1-3季度,全市社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1-3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4.3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1111.8亿元,同比增长18.6%;乡村实现零售额122.5亿元,同比增长18.7%。住宿餐饮业实现社零额238.2亿元,同比增长19.5%。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保持较高增幅。1-3季度,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3.7万台(件),增长80%,销售额达5.8亿元,增长120%。消费品市场的持续繁荣,为全市服务业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拉动。
(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1-3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65.0元,同比增长10.9%;居民消费性支出为11842.0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322.0元,增长12.7%。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进一步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为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持。
(三)骨干企业(单位)支撑作用渐强
1-3季度,全市被监测的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服务业企业共331家,实现营业收入为2152.2亿元,同比增长14.5%;期末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同比增加3.9万人。从行业分布看,呈以下特点:
交通运输邮电业企业营业收入较快增长。1-3季度,被监测的11家交通运输邮电业企业营业收入为111.5亿元,同比增长17.5%。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增长保持高位运行。1-3季度,被监测的183家批零贸易餐饮住宿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37.8亿元,同比增长22.6%。房地产企业营业收入平稳增长。1-3季度,被监测的51家房地产企业营业收入为121.8亿元,同比增长7.4%。金融保险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低位运行。1-3季度,被监测的40家金融保险业企业营业收入为740.9亿元,同比增长6.5%。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增速小幅提升。1-3季度,被监测的33家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为100.7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持平。1-3季度,被监测的13家其他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为39.5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三、把握契机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
(一)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保持服务业经济持续性发展。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号称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全市经济增长方式仍是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消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投资型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抑制消费、减缓就业增长、增加能耗和污染环境等弊端。因此要实现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改善民生,降低能耗,必须加快经济方式由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主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这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解决好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夯实居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二是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离退休人员工资;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研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工资增长机制。三是稳定消费预期,如建立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和救济的惠及大众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中低层收入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二)积极打造“城市综合体”,推动全市服务业经济大发展。“城市综合体”是为满足人们居住、购物、办公、休闲、美食、运动健身和娱乐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一站式”要求而形成一个大规模、多功能、现代化的城市街区和服务业集聚地,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全市“东拓西进”的空间战略,使得东部、西部出现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成为可能,而近几年来旧城改造的实施,则为中心城区诸多黄金地段腾出了兴建城市综合体的空间。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里,应着力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紧紧把握打造城市综合体的机遇,积极推进城市综合体项目的打造工程的开展,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充分发挥省会优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精心打造“济南服务”品牌,促进全市服务业大发展。
(三)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全市的软件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十五”期间,软件产业迅速形成产业规模。近年来,全市软件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品牌优势尽显。目前,沿着全市中轴线,已经形成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服务外包基地、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与生产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和中日IT桥梁工程师交流示范基地的五大产业基地,以及以齐鲁软件园为核心的软件研发、生产和服务核心区,以山大路科技商务区和历下软件园为依托的软件应用孵化区,以齐鲁软件学院和大学科技园为基础的软件人才教育培训区,以长清软件园为重点的数字创意示范区,以济南高新区新区、济南经济开发区、明水经济开发区、济北经济开发区、槐荫工业园区为重点的软件技术成果转化区的五大产业集聚区。随着“中国软件名城”试点城市的创建,全市的软件业将会有更迅速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成长,增强城市竞争力。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