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低碳”将成国际贸易新壁垒

2010-11-02 14:3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小

  目前世界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立法,要求其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全球有1000多家著名企业将“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必需,沃尔玛、IBM、宜家等均已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碳标签。

  业内专家指出,以低碳认证为主的绿色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壁垒新趋势,低碳、环保已不仅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出口,甚至是企业的存亡。深圳企业低碳化迫在眉睫。

发达国家争推“碳标签”

  法国的环境与能源管理部门(ADEME)出台相关政策, 2011年1月1日开始,在法国境内销售的消费品,将强制性要求披露产品环境信息(其中包括碳足迹信息)。目前,法国某些大型零售商已经着手对其产品进行碳指标(Carbon Index)标识工作。无独有偶,日本农林水产省也决定,从明年4月开始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有关人士分析,一旦二国实施“碳排放量”技术性贸易措施,我国很多出口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不仅是法国、日本,碳标签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行,绿色供应链正成为国际贸易的新门槛。”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绿色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陈泽勇介绍,从2007年起,英国政府专门成立碳基金,鼓励英国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日本、法国、美国、瑞典、加拿大、韩国等紧随其后。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关于碳排放的法规,在其国内企业推行碳标签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1000多家顶级买家已接受低碳理念,要求绿色供应链,其中包括联合利华、屈臣氏、Dell、Apple、可口可乐、耐克、BP等。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验证;瑞典家具巨头宜家要求供应商贴上碳标签,非低碳产品或缺少“碳标签”产品,将意味着无法进入这些跨国公司的采购系统。

  陈泽勇还介绍,产品碳足迹的国际标准ISO14067已处于草案拟定阶段,计划于2011年发布。一旦碳足迹认证国际标准出台,商品加注碳标签将不可避免。

“低碳”成为新通行证

  除了“碳标签”成了越来越多国际买家所要求的通行证外,一些发达国家以环境名义,在低碳技术领域设置的贸易壁垒也愈筑愈高。陈泽勇介绍,对于外贸企业来讲,还有二道门槛要迈。

  其一是征收低碳税。2009年6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2009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提议从授权从2020年起不实施碳减排的国家征收惩罚性的 “碳关税”。11月,法国政府提出将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对环保立法不及欧盟严格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品征收碳关税。尽管两国的碳关税目前还处于“纸上谈兵”阶段,但足让中国、印度等国家“不寒而栗”。世界银行和美国彼德森研究所日前发布研究报告预测,一旦实行碳关税,中国制造业出口额将削减五分之一,所有中低收入国家出口额将削减8%。

  另一壁垒将是“碳中和”。碳盘查和碳中和在欧美企业中较为流行,一些大的跨国巨头甚至加入碳披露的供应链管理,如宝洁、DELL、IBM、惠普等,这些企业都要求其上游供应商提交相应的碳盘查报告。在进行碳盘查后,一些企业向外界购买碳额度,从而抵消自身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2009年 11月,我国首笔碳中和交易在天津完成。可以预见,随着国际社会对碳减排工作的日益关注,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要求开展碳盘查和碳中和。

  陈泽勇指出,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峰会,碳排放从一个环境问题渐渐演变成了政治、经济问题。不过,从碳排放权到碳交易市场再到碳关税,全球对于碳排放的控制正在经历规则细化和提高可行性过程。

深企低碳化迫在眉睫

  “深圳已连续十七年出口总额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外贸依存度大。据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统计,认证已成为新的贸易技术壁垒,以低碳认证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壁垒将成为发达国家贸易技术壁垒的新特征。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在日前召开的低碳认证工作会上表示。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国家对碳标签的推行,还处于企业推行阶段,目前在出口产品上加贴碳标签仍是企业自愿行为,但十多个发达国家推广使用碳标签,传递出一个消息,那就是低碳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一旦强制执行,将影响未来产品的出口。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为引导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我国已经启动重点行业典型产品及重点减排项目低碳认证制度研究,很快将出台《中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深圳市政府在低碳认证方面已开始行动。目前,深圳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以及绿色环保认证已经起步。近期,深圳市还在全国率先举办了低碳认证的推广交流会,呼吁企业关注低碳,关注低碳认证。

  记者了解到,深圳将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帮助企业跨越低碳壁垒。我市将跟踪研究国内外先进的低碳认证技术和标准,推进低碳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节能认证、绿色环保认证,创建全国低碳环保认证示范社区;此外,我市还将制定相关促进制度以及资助奖励管理办法推动低碳认证技术,利用“低碳订单”或“碳标签”倒逼机制作用,助企业实现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低碳化。

  相关链接

  碳标签:又称碳足迹标签,是指产品从原料、制造、储运、销售、废弃到回收全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计算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常以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然后通过购买碳额度的形式资助符合国际规定的节能减排项目,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达到环保目的。

(责任编辑:羽篪)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