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14点半,国美电器应大股东黄光裕的要求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将在香港铜锣湾富豪酒店召开。当日将对八项提案进行股东投票表决,表决结果将决定国美电器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的去留,以及黄光裕推选的代言人邹晓春能否顺利进入董事会。
经过近两个月的鏖战,终可暂告段落。
这是一个激烈、曲折、不可多得的争斗过程。这场旷日持久的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战,几乎挑战了所有人的想象力、忍耐力,从公关战、间谍战、心理战,到真刀实枪、欲擒故纵的拉票战、攻心战,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商业社会纷繁复杂的利益争夺及人性因素,此间均显露无遗。
过程之后,是思考,以及冲击。透过这场精彩甚于“迪斯尼战争”的年度商业大戏,中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嬗变将是颠覆性的,几乎可以预见——
大股东将被重新定位,许多企业将更看重控股股东的地位;
董事会与大股东的关系将被重新界定,体现大股东席位的董事将会增加;
职业经理人将更易获得“不信任票”;
引入资本、出让股权时更为慎重;
创始人的价值及利益将被重视,尤甚于对企业发展的重视;
当然,另一种几乎相反的趋势也将浮现——
变身为公众公司的家族企业,“去家族化”趋势将更明显;
董事会与大股东的关系将更为透明,全体股东尤其是小股东的利益不再被漠视;
创始人更乐于做“陶朱公”,在完善创始人保护机制之时,企业将交给专业经理人打理;
对于资本的逐利性理解更为深入,引入资本时不再盲目;
事实上,直至决战前夜,双方仍对于是否和解进行了最后努力。9月25日,陈晓、竺稼与黄秀虹三人在深圳进行面谈,但未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的争议点仍旧在陈晓的去留。9月15日,陈晓表示过,自己作为一个持股1%多的小股东,离开国美是迟早的事,但黄光裕方面仍然坚持陈晓“立刻出局”,这又与贝恩亚洲董事总经理竺稼的立场不符。如今,贝恩资本已完成股东大会投票,支持国美现任管理层和董事会增发授权。而黄光裕通过代理人也已完成投票。在双方的主角投票亮相以及部分机构投资者率先投票后,目前持股股东中仅剩约四成的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没有投票。一般认为,参与投票的股东越多,越有利于国美现任管理层。
27日,国美管理层向媒体发出了股东大会前的最后一次声明,称:所有股东要做个选择:是选择一个遵循现代企业规则,以股东价值为指引,治理完善的企业,一个战略清晰并有执行力的专业团队;还是选择一个以创始人单一大股东为重的经营思路,从而时刻存在大股东的利益凌驾于其他股东之上的风险。
在对阵的另一方,已经抵达香港的邹晓春也在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亮相,并称感谢华平基金的支持,据称,华平基金决定投票支持黄光裕。香港方面人士认为,投票结果或许会很接近,而此前邹晓春接受本刊采访时,曾否认大股东近期增持的接近2%的股份会成为“胜负手”,他称投票结果会很悬殊,大股东一方大胜。
一家公司的董事去留问题可以引起整个中国商界的关注,有人甚至认为这一事件可能值得被写进商学院的教科书,其核心价值不在所谓的大小股东之争,而是其代表了中国的传统家族企业转变为公众公司的困惑。这才是这个案例的最大价值。
在这一事件中,国美电器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潮商研究专家张更义认为,陈晓或许没有做错什么,却挨了这么多骂,只是因为他做了中国人十年后才会接受的事。“十年之后中国人可能不这么看(谁创立的公司就是谁的),但是今天肯定不行。”张更义也指出,陈晓的做法确实让很多当下的创业者感觉“很受伤”。
有学者指出,陈晓多次表示要对员工、股东,投资者负责,其思想或许受了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公司不仅要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包括管理者、工人等在内的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一理论与传统的“股东本位”冲突很大。亦是陈黄冲突的根源之一。
28日的投票将决定陈晓的去留,但是未来的国美会选择走怎样的道路,是在资本市场中保持一家中国民营家族企业的本色?抑或变身为更彻底的公众公司?道路仍将漫长,博弈仍会继续。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国美 黄光裕 陈晓 邹晓春 贝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