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和联系不断加强,金融、物流、旅游等一体化的平台加速形成, 并已初步呈现整体发展态势。
● 江浙沪经济发展中,上海辐射作用明显,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较快发展。江浙两大领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 突破长三角各地逐渐出现了土地、能源、商务成本等一系列发展“瓶颈”,不仅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而且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依靠信息、科技、人力资源等能再生的要素资源的投入实现增长。苏浙沪“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中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举措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 长三角城市群在制造业上的“产业同构”,已经成为困扰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难题之一。而苏浙沪同步发展服务业,竞争肯定在所难免,实现竞争下共同发展的最理想手段就是“错位发展”服务业。如果各自的定位不同,就不会产生制造业“同构”带来的不利现象,反之可以促进长三角的互动合作,实现互惠互利。
● 企业积极参与长三角服务业的大发展、大融合,与政府共同致力于“零和博弈”向“合作博弈”的转变,是实现服务业区域合作、竞合共赢的重要思路。长三角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合作应以企业为主导。
浙江树人大学郑吉昌教授主持完成的2006年立项课题《长江三角洲现代服务业分工体系与绩效研究》,在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及错位发展与合作共赢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长三角服务业的合理分工体系不仅关系服务业本身的发展,更是关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观点。
一、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已初步呈现整体发展态势
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和联系不断加强,金融、物流、旅游等一体化的平台加速形成。这不仅改变了服务业投资的流向和方式,而且对服务业的分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现了新的服务业分工格局。总体上讲,目前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已初步呈现整体发展态势。各地依托区位或资源比较优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优势,上海强化高层次现代服务业及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江苏、浙江则突出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并通过发达的交通通讯和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实现了区域整体产业分工协作与互动。
上海: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日益明显。近年来,随着服务业规模的扩大、服务领域的拓宽和服务业态的创新,服务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结构上呈现集聚态势,金融、物流、商贸、房地产、旅游和信息服务等六大行业已成为重要支柱。
江苏: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正成为江苏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十五”期间,江苏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增加值年均增长12.7%,江苏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正逐步改变为以第二产业、服务业为主共同带动的新格局。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在旅游、商贸、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技术型、知识型服务业不断涌现,蓬勃发展。
浙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服务业投资力度加大,浙江市场发达、交易规模比较大,一批大型服务企业快速崛起,连锁零售、超市、住宿、餐饮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在快速成长。在服务业结构上逐步优化:(1)行业集中度提高,特色优势明显。如商贸流通业较发达,全省批零贸易业销售总额列全国第二,商品市场成交额连续15年列全国第一。(2)新兴服务业发展加速。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浙江服务业的一大亮点,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继续位于全国前列,金融业成为全国金融规模增长最快、资产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
二、江浙沪经济发展中上海辐射作用明显,江浙两大领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上海辐射作用明显,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较快发展。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起着引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绝对数稳居首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经济核心作用。
江浙两大领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总量分析,江苏沿江8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所占比重均明显高于浙江7城市所占比重。从经济效益分析,在经济密度上江苏为浙江的163%;在耗能产出方面,浙江7市每千瓦时用电量创造的工业增加值5.67元,略高于江苏8市5.58元的水平;在三次产业构成上,江苏工业比重高于浙江5.2个百分点,而浙江服务业比重高于江苏3.2个百分点,但两大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均明显偏低;在人均收入上,2005年浙江7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5元,是江苏8市平均水平(13643)的1.2倍,前者略高于后者。比较江浙部分城市来看,2005年,苏州、无锡的GDP分别达到4026.5和2805亿元,分列长三角16城市第二和第四位。反观浙江的嘉兴和湖州,尽管两地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强,但湖州的各项重要经济指标仍然排名16城市倒数第二,嘉兴则排名第十一,嘉兴和苏州经济实力的差距由1978年的1:2.4扩大到2004年的1:3.3,2005年进一步拉大到1:3.48;湖州和无锡之比由1978年的1:2.8拉大到2004年的1:4,2005年扩大到1:4.38。
三、服务业成为长三角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区域内服务业竞争日趋激烈
要突破长三角各地逐渐出现了土地、能源、商务成本等一系列发展“瓶颈”,不仅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而且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依靠信息、科技、人力资源等能再生的要素资源的投入实现增长。“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是长三角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苏浙沪两省一市在绘制“十一五”发展宏图时,不约而同地将新的产业结构锁定在“三二一”上,苏浙沪“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中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举措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江苏省的发展思路是:以向制造业的两端延伸和中间分离为突破口,以软件业为重中之重,拓展生产服务业的发展领域。浙江省“十一五”现代服务业蓝图是:建立“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体系,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着力推进服务业市场化,健全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生活服务网络,提升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旅游会展、文化和房地产等优势服务业。上海《融入长三角,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六方面建议:一是把现代物流业作为融入长三角的第一抓手;二是把现代金融业作为融入长三角发展的战略方向;三是把现代信息、咨询服务业作为融入长三角的连接纽带;四是把现代科教、文化业作为融入长三角的开路先锋;五是把现代旅游、会展业作为融入长三角的示范工程;六是把现代商贸业作为融入长三角发展的重要领域。
四、长三角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分工——错位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在制造业上的“产业同构”,已经成为困扰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难题之一。而苏浙沪同步发展服务业,竞争肯定在所难免,实现竞争下共同发展的最理想手段就是“错位发展”服务业。如果各自的定位不同,就不会产生制造业“同构”带来的不利现象,反之可以促进长三角的互动合作,实现互惠互利。
上海应做长三角服务业龙头,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可选择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六大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带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
苏州应定位于区域性产业,定位为“西上海”,逐步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城市,成为区域性现代物流的中心城市。南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整合各种资源,着力建设“五个中心”,成为长三角的“服务业中心”。
浙江要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浙江制造业与服务业两轮驱动的突破;建立基于产业集群的服务业支撑,实现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与联动发展,构筑与产业链紧密衔接、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从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出发,有侧重地发展现代服务业。杭州重点应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大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宁波应凭借国际港口物流发展得比较好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力度,凸显港口优势,建成浙江省主要综合物流中心和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
必须说明的是“错位”只不过是比较而言,并不是说上海发展的江苏、浙江就不发展,或者江苏、浙江在做的上海就避开不做。而在行政区划、政绩考核标准等外部宏观环境尚未改变的情况下,长三角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壁垒仍然在所难免。
五、长三角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合作——企业主导
企业积极参与长三角服务业的大发展、大融合,与政府共同致力于“零和博弈”向“合作博弈”的转变,是实现服务业区域合作、竞合共赢的重要思路。长三角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合作应以企业为主导。企业主导就是指发挥企业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通过灵活利用特定企业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其对于地方服务业发展的利害支配关系。企业主导的服务业合作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企业间的区域分工和企业内的区域分工。我们通常所说的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其主要载体就是各地企业之间的分工,以及跨区域企业的企业内分工。首先,不同区域企业间的分工。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地区间要素流动壁垒的弱化,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和企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必然兴旺起来,由此也会带来区域间企业的分工协作进一步深化。其次,企业内的不同区域分工。企业内区域分工的展开,从微观经济角度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寻求企业自身的发展,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从宏观经济角度,或者说从经济地理或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企业内分工的展开,以及由此而来的大量的跨区域企业(或者无区域企业)的出现,对于更广范围内的服务业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坚持政府推进结合企业主导。二是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展开。三是采取项目合作的方式,重点推进。四是充分考虑利益、关系、规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借鉴吸收港澳台地区在发展服务业合作方面的经验,充分与之接轨。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