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招聘 > 正文

打假还是“假打”:反思打假症候群

2010-08-10 13:39来源:精品购物指南字号:小

  “出自本人的每个阶段的简历,其所有文字都是准确无误的,经得起任何形式的审查。从小至今,做人做事做学问,不说假话、诚实守信、与人为善,是本人秉持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任何经本人审定的文字(包括个人简历),本人会负完全的道义和法律责任。”

  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针对其简历造假一事做出了书面回应,并分别驳斥了指出的四点质疑。与此同时,另一位经济学家郎咸平也身陷漩涡——有网站曝出其“已签约做艺人,出场费20万元,成刘谦同事”。得知此事,暴脾气的郎咸平立即公开回应,在《关于我成为“艺人”的声明》中愤怒地表示:“说我加盟某明星网站成为其旗下艺人,有出场费多少云云,煞有介事。这种事很无聊也很无耻,为了炒作丧失了道德的底线,我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并保留法律诉讼权利。”

  张维迎与郎咸平在2004年那场国有企业改革大讨论中,因观点针锋相对而双双声名鹊起;这一次,这对经济学界“老冤家”却同因“被冤枉”而哭笑不得。

  从唐骏的“学历门”,到张维迎的“简历门”,再到郎咸平的“从艺门”,人们不难看出,这一道道“门”中,各方势力相互作用,尽职地扮演着不同角色,助推事件达到波浪滔天……

  张晨 本期主持人

  方舟子 本期嘉宾 学者、科普作家

  李辉 本期嘉宾 作家

  赵云泽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立刚 本期嘉宾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陷入“抄袭门”的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与“同病相怜”的汪晖不同,受到指责后,他第一时间出来回应此事,从舆论上争取了上风。

  “汪晖涉嫌抄袭事件”断断续续已经持续了4个多月,这已经几乎成了全世界华人学者圈无法回避的话题,学者们对该事件的态度也异常分裂。

  “当今社会就是个舞台,张维迎也逃不了做演员的命运,不管他多真实。”

  张晨:刚被曝出张维迎“简历门”时,作为旁观者,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方舟子:以前我们就接到过张维迎学历方面的举报,有人给我们投过稿,后来我们就去核实了一下,觉得证据不足,而社会舆论上也没有更多的回应,随后不了了之了。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唐骏的事,让大家对学历方面的事件特别敏感。现在再次有人指出来,又有当事人来回应,也算是件好事吧,起码让公众了解了一件事情的真相,防止一些人在简历上掺水分,起到一个警醒作用。

  当今社会上确实有一些名人,喜欢夸大、拔高自己,甚至捏造简历。这不是个别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李辉:随着网络的发展,资讯的发达,人们对名人履历的准确性要求得越来越高了。一些名人已经在修改简历,删减一些不准确的东西。我觉得在这方面持严肃、严谨的态度,能对社会起到很好的净化作用。当然,社会监督如果不把握好分寸,也容易暴露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譬如有的网民对某些小事无限地放大。在这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及无辜。

  刘立刚:没有什么反应,感觉很正常。张维迎是名人,是高调的名人,被人臧否是很正常的事。再说,当今社会就是个舞台,张维迎也逃不了做演员的命运,不管他多真实。既然在舞台之上,就难免有戏剧化的表演成分,这是舞台上的规矩,没有人逃得过。至于有人说他学历作假、“演戏”,我不大相信,因为我也不大相信网络和其他媒体上的“爆料”。媒体上的张维迎不可能是真实的张维迎,不管是捧还是骂。

  张晨:有网友说,张维迎事件是中国特有的唯学历论的表象,您怎么看?

  方舟子:这个事和学历没有关系。我们现在不是说学历高低,而是在说真假,涉及到诚信问题。一个人学历可以不高,但你学历造假,就牵扯到品德问题。

  李辉:我觉得在讨论真与假的时候,这样的论断是在偷换概念。尤其是在唐骏“学历门”事件发生后,表现得尤为突出——有人觉得,唐骏有能力,不需要学历来证明;其实,方舟子没有讲唐骏的能力有问题,而是一直在讲唐骏的学历造假。学历造假与能力大小,这属于概念的混淆。如同一个人长得美丑与长得高矮,相貌与个头是没有可比性的。唯学历论是另外一个范畴的问题。即便是讲学历,也不能成为造假的理由。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教训,就是对自己学历、经历的介绍要严谨。

  因此,讨论真和假,就要围绕事实来谈。在打假问题上,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一个概念的范畴。如果把概念弄混,问题就无法探讨下去了。就像去年我质疑文怀沙的事件,只要把事实依据都摆出来就行。

  刘立刚:说唯学历论也太表象了,学历和被关注、“被名人”是两码事。学历高的多了去了。张维迎不是因为学历高被关注、被臧否的,是因为他是个高调的名人,是“精英符号”,是公众人物。是精英,按照大众心理,你就必须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名人、公众人物,你就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拷问或者窥视,哪怕是不怀好意的窥视。

  “张维迎事件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唐骏事件的一个连锁反应。”

  张晨:从张维迎、郎咸平事件的传播路径可以引申为一种社会新闻传播现象,即多是网络首发消息,然后是被平媒乃至电视媒体放大,致其成为新闻,最终在符合受众群心理、公众趣味等条件下,使得事件发展始料未及,波及甚广。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您认为这种现象正常吗?

  方舟子:张维迎事件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唐骏事件的一个连锁反应。当然,好多名人在网上改简历也是其中一个反应。唐骏事件对于一些造假的名人是个教训。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

  李辉:在这样一个撰写一个博客或者发一个帖子,就能发表看法甚至爆料新闻的年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及广度都是惊人的。好的方面,就是让我们有自由表达观点的空间,让信息自由流通。这对于曾被束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另一方面,也要求传播者有一定的传播道德底线。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开放的一面,又很容易伤害到无辜者。所以发布信息的人,一定要有严格的自我道德约束。

  一些人出于个人情绪宣泄的目的,捕风捉影,如果这时恰巧有媒体跟进,就使得可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

  赵云泽:这种现象是我们中国传媒业的一个特点,即网络媒体很活跃,传统媒体显得很呆滞。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网络媒体相对更加自由、平民化一些,而传统媒体显得不太灵活。从整体上来看,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言论更加自由了。

  在其他一些国家并不是这样,传统媒体并不一定落后于网络媒体,而且有时候平媒和电视台凭借自己的传统优势,通常可以做到一些独家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国家,网媒与传统媒体在经营性质上,不存在区别。而在我们国家,传统媒体主要是国营的,网媒多是民营的。这也就导致了我刚才所说的中国特有的一种媒体现象。

  张晨:在您看来,类似这种名人被假打的事件,是一种“大众审丑”情绪的反映吗?

  李辉:我不认同公众完全是在审丑或者看笑话的目的下,使此事广为传播。大家知道,我们没有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竞选机制以及报纸自由监督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希望以群体参与的方式,要求公众人物有一个真实的形象出现。这是我们大家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公众人物洁身自好。比如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几乎要让民众了解自己所有的过往——从小学一直到现在,在他周围,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一旦被竞选对手或狗仔队抓到把柄,那么政治前途几乎就要断送。

  赵云泽:我觉得将大众关注此类事件概括为“大众审丑”是不太妥当的。在互联网中,每天有若干新闻线索,能够成为热点事件的,往往是少数。这类事件之所以成为热点,受到网民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具备了显著的新闻价值。像张维迎,他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北大学者,此前就受到大众的关注,自身就是一个新闻点,颇具重要性、贴近性,再加上“简历造假风波”,从而构成显著性、趣味性的特点。符合了这些要素,受众自然也会给予更多的关注。网络上的热帖很多具有讽刺现实、趣味性的特点,这并不是“大众审丑”的表现。

  张晨:对于张维迎、郎咸平来说,尽管事件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困扰,不过,通过他们的澄清,一些误解已经烟消云散。而值得深思的是,一个网络事件,如何发展为一个影响力颇大的社会事件?他们二人在事件中,又“扮演”了一个怎么样的角色?

  刘立刚:在媒体时代,网络事件必然是社会事件。凡事件,都是社会意识冲突和对立的符号化,事件再经过网络的无限放大和扭曲,各种意义被植入、被凸显,自然会有着很强的社会影响力。他们二人在网络事件中扮演的是“中介者”的角色,是矛盾和冲突的承载者,注定要被解读、被误读、被夸张、被扭曲,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因“力挺唐骏”而被网友“重点”关注的“西太校友”禹晋永,最近陷入了“学历造假”“诈捐”“伪造土地使用证”及“公司注册资金虚假”等一连串从身份背景到社会资历的猛烈质疑中。

  “很多人是把成功作为标准,忽略了成功的程序和途径,以及做人更为重要的诚信问题。”

  张晨:两件事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全国皆知,当事人亲自澄清,尤其是郎咸平事件,看起来更显得荒诞一些。不过,既然当事人如此重视,正是说明事件的影响力足够大,让他们有必要回应。对于公众来说,这两位都是名人大家,那么,从两个事件的发展来看,是否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种诚信危机?

  方舟子:对,没错。所以我一直在说,像唐骏这个事,不是个别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只是名人,也涉及到普通人。所有这些都牵扯到一个诚信问题,是社会诚信危机的一个缩影。揭露唐骏这个事,并不是因为我和他个人有什么恩怨,我针对的是这种不诚信的现象。我希望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有所改观。

  李辉:诚信要想真正成为民众的一种普遍风气,其实是相当难的。尽管诚信问题可能在我们国家很早就涉及到了,不过,在很多领域,恐怕还是谎言占上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又有商业行为以及其他方面的欺诈交错产生,为我们国家的造假文化现象提供了温床。

  社会上的“唯成功论”把很多东西都给淹没了。记得去年我在德国和一些留学生谈起文怀沙的事件,他们中的一个企业家就说,“从商业的角度看,文怀沙不是很成功吗?”这就说明很多人是把成功作为标准,忽略了成功的程序和途径,以及做人更为重要的诚信问题。这种风气对于年轻人来说,影响、伤害是很大的。我觉得,类似这方面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对于诚信有个正确的认识,切记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赵云泽:其实这种信任危机由来已久,只不过是以前没有浮出水面。正是由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使一些事情为公众所见,这是一件好事。每报道一次,社会就进步一次。比方说,如果没有媒体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这些毒奶粉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而经过这一劫,中国的奶粉质量才会更进一步。诚信危机也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必经的一个阶段。其实每经历一次信任危机,大家的信任也更进一步。因为公众相信,社会人也好、企业也好,如果他们不诚信就意味着高昂的代价。

  张晨:张维迎曾说,“一个匿名博客可以搅个天翻地覆,这个问题真让我想不通”。那么,在您看来,这个匿名博客搅起风波的能力在哪?它抓住了媒体、公众怎么样的一个心理?

  方舟子:在我看来,匿名与否并不重要,虽然匿名的可信度比较低,但主要还是看内容。如果资料是可核实的,那么,管他匿名不匿名。你不能要求大家都用实名,实名示人是要承担风险的。既使是举报对了,也要被打击报复的。所以人家不愿意实名,可以理解。这个与那些匿名的谩骂、人身攻击还不一样。不要因为是匿名就一概反对,不让人加以辩解。

  李辉:在这个事件上,有些人可能会对媒体提出质疑。其实作为媒体来说,它提出问题,当事人进行解答,给公众一个很好的交代,这也体现了媒体的责任。哪个媒体也不会纠结于一个人或者一个事件不放。当然,我们对媒体的要求肯定是要准确地进行报道。不过,媒体的准确与否是有一个过渡过程的,不可能说事件一开始就很明确地报道。所以,它一定是先有人提出问题,媒体根据事件本身进行求证、调查,进行深度报道,得出一个相对可信的结论。

  “过度反应,也恰恰说明了社会风气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张晨:唐骏事件引发的“学历门”,刚开始时,可以说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催生了一些积极的社会风气,一些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纷纷出来澄清被误报的学历。然而,这股打假潮如今到了假打,您认为,是什么样的作用力在涌动?

  方舟子:不是所有质疑都能成立。不过,作为公众人物来说,你就要有更大的承受能力,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你出名了,获得一些利益,同时,也需要承受来自公众的质疑。

  当然,人家的质疑也不是子虚乌有,捏造事件,也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其实我觉得这种社会氛围是好的,有人质疑,有人在心平气和地回应。最终的结果,让公众了解真相。我并不是鼓励大家乱怀疑,毕竟质疑还是要有根有据,虽然这个依据不一定成立。

  李辉:其实在我看来,由唐骏的“学历门”所引发的效应更多的是积极的。过去很多人对学历造假这个问题并不重视,现在的这种过度反应,也恰恰说明了社会风气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而从这类事件中,媒体也应该进行一些反思,即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进行报道,以及对一些事情应该有个普遍的认知和概念。这样一来,即使过了若干年,媒体仍旧能够发现自身的影响力和价值,不至于仅仅是单纯追求吸引眼球、引起轰动,甚至娱乐至上的跟随者。

  赵云泽:一方面,作为社会人,自身应该力求诚信,要能够经得起社会的质疑。另一方面,作为监督者,如在网络上的发帖人、博主等,要有社会责任心,不能用诽谤代替监督。既然揭露别人剽窃或者造假,那么,就要拿出确凿的证据。尤其是现在互联网的影响力非常大,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政府此时应该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

  张晨:张维迎表示,这些天自己接到很多电话、短信和采访要求,都是关于学历、简历的,“我不得不停止正常工作,翻档案资料,找原始证明,把学位证书贴到网上。实在不想再说了。”有网友认为,如此一来,肯定会增加社会成本。那么,处于矛盾状态的“张维迎们”应如何应对?

  方舟子:这个是没办法,是作为公众人物必须付出的代价。其实这只是个公关问题,他完全可以开个发布会,或者在网上做出一些公开的回应。我觉得,如果他的材料无误,经得起推敲,那么这个风波很快就会过去的。他没有必要为这个耿耿于怀。

  赵云泽:像张维迎、郎咸平,他们作为知名学者,更应该平和地看待这样的事情。面对这样的事情,其实他们只需要做两件事情就可以了,不必太困扰,甚至太“受伤”。首先,如果是质疑,他们澄清事实就可以了;其次,如果是诽谤,使用法律武器就可以了。对发帖人和转载网站要同时追究法律责任。现在的技术手段追踪发帖人以及转载网站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现在是法治社会,中国人经常是自己已经气得要命了,却不愿意走司法渠道,这是不对的。

  张晨:打假得到的结果是“假打”,爆料爆到丧失底线,对于受众来说,是否也有着些许悲凉存在?类似事件又如何能不再重来?

  李辉:我觉得爆料的人,还是应该进行更多的求证,抱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刘立刚:受众不会觉得悲凉。我说过,一般受众是不关心事实的有无和准确与否的,他们享受的是评点和辩论的快乐。当然,随着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随着诚信的回归,人们会更理性一些。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是理性的,也是盲目的,这是无法克服的存在。类似的事件肯定还会有,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当然,媒体必须反省、检视自己,违背了真实、客观的原则,不仅会给报道对象造成巨大的伤害,更会误导社会和公众,从而丧失了存在的合理性,早晚会被抛弃的。媒体必须为保卫社会而努力。(原题:打假症候群的冲动与反思)

(责任编辑:羽篪)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