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拿地-再融资-再拿地”,这是国内房企普遍的经营之道,这种简单的经营模式在楼市疯狂之时确实让它们赚得盆满钵满,但在调控之时,这种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比较而言,另一类经营模式的地产公司在调控中似乎无所畏惧,多渠道的资金来源让它们野蛮生长,这其中的代表性企业就是万达。
“如果说房地产市场垮掉了,最后垮掉的才是万达,”这是经济学家董藩在博客上对万达的一番评论。从第一代“沃尔玛+万达”的订单地产,到现在万达广场第三代“城市综合体”模式,万达在全国各地迅速复制,其一季度的合同销售金额约152亿元,超过了万科150.9亿元的销售额。
万达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业界将其成功归因于三点:拿地优势、产品溢价和资金规划。在拿地方面,万达城市综合体的概念迎合了各地政府关于住宅土地出让需要捆绑一定商业配套的现实要求。其次,商业地产有效地撬动了出售的写字楼与住宅的价格,使得其售价高于同区域内其他楼盘。更重要的是,万达城市综合体模式采取了多种资金来源方式,一是“以售养租”,二是通过持有性物业来获得物业抵押贷款,以此用于下一步的投资。
业界戏称,前几年,万科是地产股的必备品,但如果万达在A股上市之后,很多人可能会更青睐这个商业地产的龙头。
或许是意识到当前发展模式的弊端,国内地产大佬们的经营理念开始转变。
王石是美国地产巨头帕尔迪的追随者,他在多个场合表示万科永不做商业地产,并警告住宅地产商进入商业地产要谨慎。在过去十几年,万科也是坚持走住宅专业化路线,并成为行业一哥。但是,万科的发展路径如今也在改变。
在3月23日的股东大会上,王石表示,万科专注于主流住宅开发的定位并没有改变,但将在此基础上,尝试与住宅相配套的其它物业类型,万科也由此正式向商业地产挺进。除万科之外,金地集团也已明确表示向商业地产领域延伸。因此,业界有一种观点,2010年是地产公司转型元年。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房地产调控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未来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支柱地位必然会被淡化,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既得利益方的行为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