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2013年及今后的经济工作,要在促进三大需求中提高消费贡献率,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提高服务业的贡献率这“两个提高”上做文章。
一、促进消费增长,提升其贡献率。
首先,从“半城市化”到“全城市化”的进程中促进消费增长。城市是扩大消费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是驱动消费的重要途径。我省“半城市化”群体占到全省总人口的20%左右。要结合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这个群体由“半城市化”变为“全城市化”,从而提升消费总水平。
其次,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促进消费增长。以健全农牧区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继续改进农牧区路水电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借实施“万村千乡”工程的机遇,使尚未覆盖的近10%乡镇、20%行政村实现全覆盖,保证其消费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长。
第三,从我省特色产品走向省外境外的进程中促进消费增长。创新青海产品对外的销售方式,发挥青海产品的地理、民族等特色优势,将国外境外对青海产品的需求转化并放大成我省扩大消费的实际内容。
第四,从我省国内外游客的需求中促进消费增长。要瞄准这个游客群体,在旅游产品的数量、质量、档次、特色上下功夫,大幅度提高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
二、促进服务业发展,提升其贡献率。
从宏观上看,我省正处于加快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时期。一是在加快工业化中发展服务业。工业创造供给,发展服务业的前提是充分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迫切需要加强物流、信息与中介、商务会展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建设,促进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和专业分工细化。二是在推进城镇化中增强服务业。城镇化创造需求,随着我省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对服务业的发展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三是在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壮大服务业。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最有效地扩大内需的制度性红利,也是发展服务业的主要路径。
从中观上看,要注重服务业的内部调整。传统服务业的关键是要注重其质量,具体讲,就是传统服务业要提高“质”,现代服务业要增加“量”,生活性服务业要突出“全”,生产性服务业要做到“专”。
从微观上看,要像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要抓项目。建立服务业项目名录和项目库。要抓招商。利用一切平台,吸引更多的省内外国内外企业到青海发展服务业。要抓特色。抓好服务业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挖掘与我省特色产业相对应的生产性服务业。要抓扶持。进一步全面整合各种产业支撑要素,完善和充实相应政策措施,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