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拨回到2003年7月9日,作为第一个向中国证监会提出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申请并拿到QFII资格的投资银行,瑞银集团投下了QFII在A股市场的第一单。当天分别买入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和中兴通讯4只蓝筹股。这是A股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海外资金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首条通道。
现任瑞银董事总经理袁淑琴表示,随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证券市场逐步与国外市场接轨并加快引入外资的步伐将不可逆转。
回顾历史,QFII发展已经经过了十载春秋,数量和规模均已大幅增长。国家外汇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6日,已有207家境外投资者获得QFII资格,QFII投资总额度的上限达到800亿美元,实际批复QFII投资额度已达434.63亿美元。
从过去十年QFII额度审批表来看,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4年进入中国的是来自欧资、美资实力大行,包括瑞士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此后,港资、日资以及新加坡等地银行开始加速进入A股。包括东方汇理、景顺资产、淡马锡等。从结构上说,A股市场已经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A股也日益成为吸引全球投资者目光的资本市场。
QFII进入中国十年,带来了海外的价值投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土投资者。从2002年试点运作开始,QFII注重基本面分析的风格即开始为市场带来清新之风。运作实践中也可看到,QFII更愿意投资资产规模大、成长性高、估值合理、市场流动性较好的蓝筹股。
时任瑞银集团中国证券部主管的袁淑琴是这样介绍其选股原则的:一是市值为大中型,流通性好;二是公司的企业管理、信息披露良好;三是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四是行业龙头地位。
时至今日,这些理念也是瑞银以及其他QFII机构最为主流的投资思路。
近期,证监会颁布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其中,将股基股票持股比例下限从60%提高至80%。该举动表明监管层对QFII投资理念的认同,以及借此改变市场大涨大跌现状的希冀。
这十年来,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QFII自身,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QFII净汇入资金1213亿元,而截至今年3月份,QFII账户总资产规模达到人民币2656亿元,QFII累计盈利1443亿元,整体回报率接近120%。
其间,QFII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多次跨越,目前,其审批额度还在增加。2012年发放QFII额度为160亿美元,相当于之前6年总和。机构预测,QFII及RQFII规模未来可望达到2万亿元至3万亿元,将极大改善A股资金面的供给状况,并显著提升机构投资者的比例。
瑞银中国证券部总监夏阳也表示,预计未来5至10年,QFII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将会增5倍。
伴随审批额度数上的增长,QFII参与A股市场的深度也在逐步扩展。与此同时,RQFII这一QFII升级版的快速发展,旨在扩大市场参与者。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QF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