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移动产品的逐步发展,中国成为移动广告的新兴市场,移动广告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谷歌是其中一家,也是实力最为雄厚的一家。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在国外,移动APP(第三方应用软件)已经越来越多转向免费,广告也成为开发者“掘金”的大方向;在国内,开发者们更是发现,在当前的环境下,广告将是把移动互联网产品实现“变现”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C)预测,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6.86亿部,平板电脑出货量也将增至1.17亿台。而根据谷歌与IPSOS合作的2012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显示,中国城市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达到总人口的33%,其中高达64%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都会使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59%的用户曾用手机购物,97%的用户注意到了移动广告。
用户每天花在移动终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移动广告的“钱”景越来越大。谷歌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允谈到,谷歌在中国市场上的新方向便是移动广告。“手机、平板等屏幕的加入,正在和电视屏、电脑屏一起改变互联网,谷歌将在多屏拓展移动营销,提供包括应用内广告、移动网页广告、移动搜索广告和移动视频广告共四个不同形式的移动广告解决方案。”他这样说道。
在10月19日谷歌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谷歌另一位高级副总裁皮切特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也谈到,广告是谷歌移动业务营收的主要来源。谷歌之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展示广告市场规模将从250亿美元增长到2000亿美元,约合1.27万亿元人民币。
按照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的说法,“人们已经完全离不开移动设备,世界各地的移动搜索查询和移动商务飞速增长。尽管这种丰富会导致破坏,但也创造了绝佳机会。”
但仅就目前而言,国内的移动广告并不占据优势。“国内广告市场主要还是电视等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即使是在互联网广告市场,也是电脑端的如百度搜索、视频网站等广告为主导。”从事移动广告业务的有米广告副总裁柯尧认为,在国内,投放在移动平台上的广告相对较少,当前的移动广告市场正面临瓶颈期。
另一家移动广告平台多盟联合创始人张鹤则认为,2012年将是移动广告产业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移动广告平台竞争激烈,行业洗牌也会逐步开始。”他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当前各种移动广告平台层出不穷,广告平台虽数量众多,但是良莠不齐,开发者还是要擦亮眼睛,挑选靠谱的平台,以使自己的收益有所保证。
同时,张鹤建议,移动平台需要主动适应广告主的需求,并探索差异化路线。据了解,在诸多广告平台中,多盟对品牌广告最为擅长,其收入有40%来源于品牌广告。
“如果开发者不能做出收到用户钱的APP,那要考虑广告主喜欢怎样的APP。因为广告主也是你的用户。”张鹤认为,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开发者可以和品牌广告主深度合作,提高移动广告质量,甚至可以做定制类的广告放置在APP中。“从上下游一起考虑,才能让自己的产品更加健全。”据他透露,今年以来已经有很多品牌广告主开始对移动广告产生认识,这也意味着移动广告将会很快得到认同。
无论是使用谷歌平台还是国内移动广告平台,开发者们最关注的是能否顺利实现赢利,这也是目前开发者的最大“痛处”。
开发者们不得不直视的现状是,在当前环境下,大部分开发者依然徘徊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艾媒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手机应用软件开发者70.1%处于亏损状态。如何让开发者赢利,打造更为健康的生态系统,成为定位为“为开发者服务”的移动广告平台们的大问题,同时,如何能在“百舸争流”的移动广告平台中找到合适的合作者,从而获得性价比最高的服务,开发者们也需下一番工夫。
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开发公司豪腾嘉科副总裁赵建新认为,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来考虑不同的广告平台,“比如在海外与tapjoy,chartboost平台合作,在国内与力美、有米等合作。”他还建议开发者一定要看重广告平台后续的沟通和服务,“广告平台赚钱很重要,但是广告质量更重要,不能因为赚钱而影响到用户体验。”
APP内的广告位置也至关重要,同一个广告在不同的位置,用户点击率有可能相差数倍。产品主要针对海外市场的云舟漫步浏览器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据其首席执行官杨欣介绍,经过尝试后发现自己的产品更适合banner(网站页面的横幅广告),他们便采取这种方式与擅长banner广告的广告平台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对于开发者来说,广告平台还需要更精准、更有效,否则会造成广告支出超过收入,投入太大的结果。致力于手机网游的汉风工作室就有过这样的经验,“现在我们对广告平台不是特别在意,我们更看重游戏平台和应用商店来获取APRU(平均每个用户每月贡献的业务收入)高的用户。”汉风工作室市场总监焉兆雷说。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移动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