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领导力 > 正文

当外行领导内行:领导者须有鉴别力

2012-07-10 11:06来源:牛津管理评论字号:小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必须发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外行领导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求具有鉴别内行下属真伪能力的水平,最低限就是要有能够正确和有效雇请外脑的能力。通过外脑为自己出谋划策,一方面可以为自己提高鉴别下属真正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选择最符合自己企业方向的决断方案。

    外行领导如何管理内行下属?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外行领导必须具有鉴别专家言谈和方案对错好坏的能力。

    就像刘邦,文不如萧何,武不如张良,略不如韩信,但难能可贵的是,刘邦能识别他们的能力和特长,并有效地区隔用之。这就是外行领导内行的基本前提。如果说200年前,让科学家们来辩论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皇帝最后的判法是如何呢?因为,其时的皇帝根本就无法判别谁对谁错。

    2.外行领导必须具有包容的心态和海纳的胸怀。

    真理其实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必须有让专家都能发表意见的环境,容易容忍异端的思维和言论。正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在这种前提下,我们的需要的是:不打棍子,不扣帽子。

    3.组织里必须具有真正的掌握真理者。

    作为任何一个群体,作为任何一个外行的领导,如果组织里没有人掌握着真理,或者正确的解决办法和方案话,就要适时进能够掌握真理和解决办法的外脑了。否则,最后的结果便会毫无任何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一万个臭皮匠也都不能顶一个诸葛亮,尤其是在一定的科技领域里。

    4.组织里必须拥有健康和良性的环境。

    在指鹿为马的环境中,说真话者必死无疑,更多的人便会看着领导的眼神辩论,听着领导的言外之意发表意见,在这种前提下,最终的可能就是一言堂。我们说如果文革时期,让医疗专家们来辩论和判断论毛主席能活多长?结果会如何?

    大多数情况下,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同时存在的,只是正确的意见不能占上风。这是技术企业的一种内在局限性,于是也就成为外行领导发挥作用的空间。外行领导的作用就是要善于鉴别声音微弱的正确意见,并使之成为主流。要做到这一点,不需要借助头脑风暴法搞闭门造车,只需要深入调查和广泛访谈就可获得理清乱麻的线索。

    企业的重大业务方向决策,所依据的逻辑和道理都是非常简单和朴素的常识和公理,无论对于外行和内行都是一样的,不需要高深的技术背景才能理解和运用。外行并非一无所长,外行经理人的专长是管理和领导能力。因为是外行,故而容易作风民主,因为不懂,故而能够兼听则明。不懂时常并非缺点,精通有时反成局限。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