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战略管理 > 正文

万达并购大手笔 海外扩张三大猜测

2012-07-10 10:43来源:新领军字号:小

猜测二:涉足海外地产

    根据业内人士介绍,此次对AMC的收购是在万达做出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且AMC从2012年初到4月已经开始出现盈利。可即便AMC能够在2012年实现扭亏为盈,付出200亿元的并购资金,单从投资价值上看能否称为成功?对此陈少峰持否定意见:“风险比较大,这个项目盈利性小,从并购上讲我认为风险要大于收益。”对此,高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万达在收购AMC之前既然已经知道其2011年亏损已高达8000多万美金,自然对收购应当付出什么、收购后要承担什么都会考虑得很清楚。而以地产起家的万达,也并不能排除这次是想借助收购AMC而对海外房地产市场有所意图。

    万达地产和万达院线能否登陆A股,海外收购对其的推力毕竟有限。再加之从万达对收购AMC的主体上看,此次收购主体并非是万达院线,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经在预示着收购的根本目的不是在文化上的海外拓展,更像是为其海外商业地产布局。但鉴于欧美近期的经济形势恐怕短期之内是无法恢复,而海外房地产事业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更是没有多大的增值空间。万达是否图谋海外地产倒有几分雾里看花。

猜测三:迎合政策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扩大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鼓励具有竞争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可见文化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是必然趋势。然而文化上的差异、技术上的距离都让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并非易事。

    根据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介绍,2011年我国电影故事片总产量为588部,电视剧共1.5万集,动画片更是突破了4000小时。但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却相形见绌,质量、内容已经是制约走出去的最大瓶颈。“中国目前严格上说是文化大国而非强国。如美国电影出口顺畅,但中国却十分困难。”高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内容实力还无法跟上国际市场的时候,这个时候渠道先走出去倒有另外一番意义。

    而根据业内人士介绍,万达高层在和政府高层谈话时,中央已经有这方面的指示,即走出去不要仅限于内容,渠道走出去也是一种成功。如此说来,万达此番收购正好能够迎合政府的心思,也为渠道走出去寻得了一个好契机。陈少峰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尽管从单纯的作为投资并购的层面讲,其本人并不看好这次并购行为。但如果说通过这次并购可以申请到政府资助、银行贷款等政策上的支持的话,那么这个并购行为值与不值则应另当别论。“它完成的是另一个角色的转换,中国的院线运营商可以运营、把控世界上一些大的电影市场的知名院线。”高军表示。

    渠道走出去,再加之万达自身的影视公司成立,未来是否会有利于内容走出去呢?对此观点业内人士并不认同。“作为院线渠道虽然走出去了,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要求万达要多上映国内电影。因为作为院线它面对的毕竟是美国观众,要盈利,它不应担负让国产电影走出去的责任。”高军说。

    对于渠道走出去的说法业内也有另外一种态度,即渠道走出去对国内文化产业影响甚微,因为文化毕竟是内容为王。因此,在海外并购院线,其产生的价值、意义与并购以内容为主的影视公司是远不能比的。AMC只是作为一种发行渠道,一旦连续亏损,届时是否还要持续投入,如果持续投入资金仍不见有成长性,万达是否还会有信心继续投入,都是问题所在。我国影视公司涉足海外市场,万达并非是第一家,博纳、中博传媒、华谊兄弟都曾以不同的方式涉足海外市场。兰曦认为涉足海外市场是国产电影企业在逐渐壮大后必然要面对的战略选择。

    利用海外的强大资本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利用海外先进经验打开海外的发行渠道,的确有利于中国电影走出去。纵观好莱坞六大公司,无一家是单纯的电影公司,都是背景雄厚的传媒集团。中国电影产业要想快速发展,单靠资本原始积累是不够的,最终必然会发展成为资本的角逐,而博纳、万达之类的只是走在了国内影视行业的前列。万达的海外大手笔,无论是赢是输,都是中国商界案例上不可多得的一课。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