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 > 政策法规 > 正文

天津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

2012-06-26 10:26来源:城市中国网 字号:小

  天津市委市政府借“建设生态文明”的契机,制定实施方案,开展服务业目标考核,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全市服务业创新发展,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市服务业迈入快速、高效、优质发展之路。

  这次圆桌会议,由世界经济论坛、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天津市人民政府召开,共同讨论天津市从工业中心向服务业中心转型,意义重大。实际上,天津市这几年一直在探索这个发展方向,许多方面也走在全国大城市前面。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的近期目标、重点与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天津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之中。这份规划,对于服务业总量、服务业项目、载体建设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它缺损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服务业就业人口的数量增加、结构调整问题。在服务业发展中,只讲产值,不讲就业,这个问题在其他大中城市也都存在。我的建议是:天津市要推进服务业发展,在总的发展目标里不能缺少就业这个目标。

  为什么不提服务业就业目标?这主要还是因为天津急于做大做强服务业产值。天津市近几年服务业产值分别跃上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的台阶,2011年达到5150多亿元。对于服务业而言,产值增加与就业人数增加是两个不同的约束指标,天津希望服务业增加值在短期内有很快的突破,这是天津重视服务业产值,不提就业目标的主要原因。但我认为,服务业就业既是天津不可缺少的目标,也是天津市提高服务业竞争力的手段,甚至还是服务业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

  从天津服务业发展的机会窗口来看,天津的劳动人口年龄现在是“两头低、中间高”,15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约为1100万,约占常住人口的81%。这表明天津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较为宽裕。抓住这个“机会窗口”,促进天津劳动力向服务业就业转移,使得服务业就业指标从目前较低的48.4%向上突破,逐步达到同类型城市服务业就业比例,这是天津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目前国际上较为发达的大城市服务业就业比例达到60%以上。美国2000年时,服务业就业就占78%了。天津的短板必须要很快补齐。

  以就业,或者以“就业+产值”来引领服务业发展,这与只重视服务业产值的政策含义是不同的。如果确立以就业来引领服务业发展,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在服务发展规划中,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加以考虑。其次,要制定和实施多层次的服务业就业政策,比如对农民工进城从事生活性服务业,对北京等地来津从事金融等金融、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国际专家来天津从事各类知识经济活动等,都要有支持性政策。简而言之,这是一个重心在“人”的政策体系。再次,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开发培育,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带动服务业发展。总之,天津要改变的,是重产值不重就业,重物不重人,重高端服务业不重所谓低端的、生活性服务业的倾向。天津市要把提高服务业就业当作一个目标,还因为这是天津市的一个竞争性的手段。天津定位于北方经济中心,其腹地人口包括河北及外围一些省份,实际上有五六千万之多。这些省份还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如河北省“十二五”期间的城镇化率要提高9个点,每年有将近百万农村人口要到大城市,这其中天津也是一个选择。此外,北京与天津的通勤条件很好,半小时高铁往返不息。北京各类科技人才、金融人才、中介服务、文化创意人才众多,这种大规模的、高素质的城市间流动人口也为天津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基础。此外,天津还是国际贸易城市、国际港口城市,像世界经济论坛(WEF)一样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也逐步兴起,这些也为天津引进国际高端的服务业人才创造了条件。天津与北京相比,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就项目论项目,就产业论产业,优势并不十分突出。特别是在金融、科技、中介等服务业发展方面,北京与天津完全雷同。但如果重点、重心转移到人才就业方面来,天津就能体现出自身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市区已经过度拥挤,户籍等制度限制难以松动,其他地方的人进北京很难,而北京市内许多服务业人才也希望能有别的城市作为选择。这几类人才都是天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新兴服务业所必不可少的。

(责任编辑:孙铭苑)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