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战略管理 > 正文

童装品牌派克兰帝 十年谨慎扩张之路

2012-06-05 10:20来源:清华管理评论字号:小

    对创业者来说,扩张既是动力也是陷阱。中国服装行业市场从不缺乏“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案例。因为中国设计水平和品牌附加值低,只能靠量取胜。快速扩张不止是本土服装企业创业者们的内心冲动所致,更几乎是企业生存发展下去、不被市场淘汰的唯一出路。

    但是,扩张不仅仅意味着生产增量,更需要成本控制、管理能力、渠道资源等诸多要素一齐跟上。服装企业又多受季节性、流行度、门店租金等不可控因素的辖制,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哪个方面失控,对企业来说就可能是灭顶之灾。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的服装企业就是在这样一条险路上前行。然为,以生产童装闻名的派克兰帝却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地避开了扩张陷阱。

自创品牌步步为营

    创建于1994年的派克兰帝10年之后才在国内童装市场确立了领先地位,这样的发展速度并不算快。在其创始人罗键霆看来,谨慎而非激进的发展策略,正是派克兰帝能够持久不衰,并一直没有遇到重大挫折的内在原因。反倒是当年一些扩张很快的竞争对手,因为包括策略失误在内的种种原因而掉队了。北京是派克兰帝最早起步的地方。

    当时,罗键霆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回国创业,他的哥哥也一起加入,创建了这家公司。最初,童装并非兄弟俩选择的主业,只是由于罗键霆的哥哥之前经营着一家卖童装的服装店,从南方进货,生意很好,舍不得放弃,便成为了新公司的业务之一。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发现反倒是童装生意最好做,随即将门店从1个增加到4个,统一命名,做成了连锁店。通过经营童装店,罗键霆感觉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便决定自创品牌,注册了商标,又从服装学院请了设计师自己设计款式,送到南方的服装厂生产。从此,罗键霆便一心投入到童装行业了。

    当年,国内的服装产业远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尤其是童装,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为孩子买到一件称心的衣服也很困难,连专门给小孩穿的夹克衫都没有。因此,凭借专业的设计和丰富的款式,加之北京巨大的市场空间,派克兰帝很快打开局面,进入了华威大厦、复兴商业城等大型商场。不过,派克兰帝还算不上领品牌童装的风气之先。

    罗键霆回忆说,当年复兴商业城就有一个很知名的童装品牌,它的柜台是全商场最热闹的地方,派克兰帝因为与其比邻而居,一度也沾了不少光。那时还有一个品牌,商场一上新货就几乎被一抢而空,全国各地的百货商场都跑过来等着进货,能不能进到、能进多少还要看有没有关系。

    当时,款式好、质量好的童装,基本都不愁销路。进入商场之后,派克兰帝的发展更为迅速,没用多长时间,就成为北京多家商场的销售冠军。罗键霆很庆幸选择了一个正确的创业方向。但他也发现,做童装企业,成功很容易,失败也很容易。那个曾令他无比羡慕的“邻居”,逐渐变得乏人问津。而那个曾经必须排队进货的童装品牌,也因为各地市场的童装日益丰富,自身的产品又跟不上潮流而门庭冷落。

    服装企业如何才能避免昙花一现?在派克兰帝的发展过程中,罗键霆一直在思考并着力解决这个问题。到1998年时,派克兰帝已经是北京市场最有影响力的童装品牌,一些外地的客商主动找上门来为其做代理。2000年,派克兰帝第一次进入了全国童装品牌的十强。迈出北京市场、向外地扩张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对于扩张,罗键霆一直心存谨慎。他认为,童装是一个进入门槛低、规模发展门槛高的产业,需要对市场流行趋势有很强的掌握力。在北京,他有信心掌握趋势,但在不熟悉的外地市场却并不一定。 但是,这一步又必须得走。派克兰帝等童装品牌成功打开市场后,不断有新的厂商涌进来,虽然良莠不齐,但毕竟童装品牌化、规模化已经成为趋势,产量快速上升。对于派克兰帝来说,不趁机在卖方市场阶段扩张,等进入买方市场阶段,扩张成本将更为巨大。

    从2000年开始,派克兰帝开始向全国拓展。像其他本土服装企业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调配资金和管理人员,如何解决物流、库存和结算问题,如何处理与代理商的关系等等,都需要一点点总结经验,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以及侧重点各有不同,几年下来,国内最早开拓全国市场的服装企业都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经营方法。市场做大之后,罗键霆渐渐发现,现代服装业其实并不简单,包含了很大的学问,而自己过去的受教育和工作经历,也许恰恰可以令派克兰帝找到适合自身的正确的方向,打下持久发展的基础。

    由于时代原因,中国本土服装企业多是从乡镇企业或城市小工厂、个体户起家。创业之初,罗键霆虽然也被同学们戏称为“个体户”,但其却是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的大学生,还去美国读过书,毕业后在华尔街当过金融信息系统公司的工程师,回国后当过国外IT产品的代理商。

    在当年的本土服装行业的创业者中,罗键霆很可能是学历最高者。最初,这并没有成为他的优势,反倒常因为“不懂服装行业”而暗自苦恼。不过,随着对现代服装业的理解日深,罗键霆终于找到了“诗书不负人”的感觉,丰富的见识令他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看问题;没有传统观念的束缚,也令派克兰帝避免了“小作坊”式成长的弊病。在十几年前,本土服装企业还大都以销量论成败,罗键霆却很快发现这并非正途,从事现代服装业必须有很强的品牌意识,童装尤其如此。所以,派克兰帝很早就进入到商场销售,并舍弃了批发市场这一传统的销售渠道,为的就是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

    2000年后,服装行业的代理模式日益成熟,代理商在各地大量涌现,为包括派克兰帝在内的服装企业对外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借助代理渠道,许多服装品牌一夜间就铺向全国,遍地开花。当时,派克兰帝也是一个很受各地代理商追捧的品牌。罗键霆回忆说,为了品牌形象考虑,那时并没有去凑这份热闹,反而谢绝了大多数代理商的要求。代理制虽然能够很快打开市场、增加销量,通过收取加盟费还可以快速回笼资金,但往往存在代理商对品牌的理解不强、对品牌塑造力度不够的问题,特别是,如果代理商过于注重短期收益,很可能销量很快上去了,但对品牌的伤害更大。

    另一方面,完全像在北京市场一样,以开设直营店的方式向外扩张也不现实,资金和管理压力不说,全国各地的市场情况千差万别,直营店的经营策略又必须是大致统一的,难免水土不服,只有熟悉当地的代理商才能进行有效的经营调整。如果换了其他企业,很可能觉得“两害取其轻”就可以了,只要把店尽快开起来就好。而罗键霆却坚持要以更为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经过内部讨论,派克兰帝最终采用了直营店与加盟店平衡发展的增量模式,使二者优势互补:在一二线城市,以直营店为主,发挥大城市的品牌辐射功能,在三四线市场,则以加盟店为主,发挥代理商的灵活经营能力。

    在扩张次序上,则必须按照“先大后小”的原则,即在一个省级市场,几个大城市的店面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向下一级城市拓展,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品牌形象。“如果顺序搞反了,先进三级城市,再想进二级城市就难了,消费者会觉得你是一个从小地方来的低端品牌。”罗键霆解释说。像这些近乎教条的经营策略在派克兰帝还有不少,这无疑影响了其扩张速度,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其门店增速远低于其他几家知名的童装企业。不过,罗键霆认为这并非坏事。

    “北京的外企、大企业、IT企业比较多,商业氛围比较理性,作为一家从北京发展起来的企业,派克兰帝会更多考虑企业运营管理的规律,”罗键霆说,“因此,虽然看起来发展速度不是很快,但派克兰帝从没发生过值得一提的危机和波折,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