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品牌之道 > 正文

世界奢侈品品牌帝国:克丽丝汀·迪奥

2012-05-07 09:23来源:慧聪网字号:小

    世界奢侈品品牌克丽丝汀·迪奥,在1984年之前曾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时装公司,直到奢侈品业大亨贝尔纳·阿尔诺将其收购,并最终将其打造成现代商业帝国的一段传奇。如今的克里斯汀·迪奥,已经是是剪裁大师,是法国高级订制,是巴黎时装屋,也是每一季售卖到全世界的成衣、鞋履、珠宝、手袋、香水、腕表、太阳镜,甚至是手机、钢笔等。

    “一个品牌不仅应迎合消费者,还应预见到消费者的需求,及早投资于在未来6年可能都没有实际增长的市场。”迪奥CEO锡尼·多里丹努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投资判断,所以他选择了莫斯科。多里丹努加入迪奥15年,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到迪奥销售网络的建立,开发新市场和新客户群,并取得骄人业绩。而当他行走在莫斯科市区的一条无名街道时,天空飘起雪花,街道寂静无声,整个城市像个小村庄一样荒凉。这是莫斯科给第一次来此的多里丹努的“下马威”,很显然,这个红色的城市和他熟悉的巴黎、纽约、东京完全不同。但他是个精明的商人,总是先人一步嗅到商机。

    对莫斯科,迪奥其实并不陌生。从1947年起,当全世界都开始风靡迪奥的“新风貌”时,迪奥也在莫斯科出尽风头。1959年,迪奥甚至还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一场时装秀。但1960年开始的冷战,让时尚和商业退居次席,苏联关心的是间谍卫星,而非迪奥时装。40年后,苏联已变成俄罗斯,莫斯科也因为聚集了大量的石油、金融大亨而成为又一座富豪之城。但当多里丹努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整个城市看起来并不是富得流油,足够支撑迪奥自己开一间直营店。所有人都问他,“你干嘛要到那儿去开店”。

一条浴巾与一个奢侈品帝国

    1989年,迪奥在莫斯科由代理商开设了第一间时装店,几年前迪奥将俄罗斯的代理权收回,其直营店铺因此也首次进入俄罗斯。2006年10月,在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迪奥时装店开业。和开在北京、上海、迪拜等地的店铺一样,迪奥在莫斯科迅速取得销售成绩。除了迪奥传统的高级时装,这里的消费者更偏爱手袋、珠宝,这意味着迪奥在这些地区可取得更高的销售利润。2008年中旬,迪奥还率先在俄罗斯发布定价3000欧元以上的手机,同样销量惊人。

    迪奥集团的财务数据显示,2008年前9个月,迪奥时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64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按恒定汇率计算);包括LVMH(Mo·tHennessy-Louis Vuitton,路威酩轩集团)在内的整个迪奥集团前9个月实现销售收入125.05亿欧元,同比增长10%。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下,迪奥集团依然取得业绩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俄罗斯、中东等新兴市场的抢眼表现,同时,欧洲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

    从股权结构看,迪奥集团、迪奥时装公司关系简单,与LVMH的关系也不复杂。其2007财年的财报显示,迪奥集团由迪奥时装公司和LVMH两大版块构成,其中迪奥集团全资持有迪奥时装公司的股份,并通过另一全资控股公司FinancièreJean Goujon持有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42.4%的股份。而控制迪奥集团的,则是奢侈品业大亨贝尔纳·阿尔诺。截至2007年12月31日,阿尔诺家族公司持有迪奥集团69.35%的股份,并拥有81.32%的表决权,而持有剩余30.65%股份的股东中,没有一个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

    通过最巧妙也是最少的投入,阿尔诺家族就控制了每年上百亿欧元的奢侈品业务,以及克丽丝汀·迪奥、路易威登(LouisVuitton)、轩尼诗(Hennessy)等50多个品牌,横跨时装、皮具、珠宝、钟表、香水、化妆品、酒、奢侈品零售、媒体等多个领域。几十年间,1946年由迪奥先生成立的巴黎小小的时装屋,经过错综复杂的商业操作,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了贝尔纳·阿尔诺的奢侈品帝国的重要一环,这个漫长而曲折的故事的转折点,据说与一条浴巾有关。

    1949年出生于法国北部城市鲁贝的阿尔诺,并没有时装或者奢侈品经营的家族传统。他的父亲是一个实业家,经营一间建筑公司。1971年,22岁的阿尔诺在大学获得工程技术学位毕业后,加入了父亲的公司,并在1979年继承父亲事业成为公司总裁,公司也在他的建议下从建筑业转向度假地产。

    1981年5月10日,经过激烈竞选,弗朗索瓦·密特朗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党人总统。这位新总统发誓要使银行和保险公司国有化,增加对富人的纳税,提高普通民众工资。这些计划令企业主和金融家们极感不安,时局动荡。阿尔诺因此选择了离开法国,前往美国发展。

    据法国时装及奢侈品管理专家,《迪奥传》作者玛丽·法兰西·波希娜(Marie-FrancePochna)回忆,当时阿尔诺已在美国新罗舍尔置办了房产,还成立了新公司。一天晚上,他需要一条浴巾,便去附近一家叫布卢名代尔的、美国最著名的百货公司购买,而那家商店正好也售卖迪奥的产品。“那儿的迪奥产品让我突然想念起法国来,我面前的东西明显比其他产品高雅,在我记忆中占据突出位置。”阿尔诺这样向波希娜描述当时的情景,“后来,只要我有机会买迪奥的产品,我就会想起布卢名代尔商店,我毫不怀疑自己无意识中受到了它的影响。”

    当时,阿尔诺已经获得了濒临破产的维洛特集团(WillotGroup)的相关资产文件,而这家公司正好持有迪奥品牌。

    1946年,在商业大亨马切尔·博萨克的帮助下,迪奥先生在巴黎创立第一家时装屋。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人们试着从战争中解脱出来,尤其是女性,为了战争穿上粗厚的牛仔布服装,打扮得像男人一样强壮。1947年2月12日,迪奥先生在其时装屋举行了首次发布会,推出突出女性曲线的柔软肩线、束腰与大圆裙的时尚新装,震惊时尚界。时任《时尚芭莎》美国版主编的卡梅尔·斯诺惊呼:“这是新风貌!”迪奥由此开始长达十年的辉煌运营。

    同一年,迪奥香水公司成立,迪奥业务迅速发展到欧洲以及美国。1957年10月,52岁的迪奥先生因心脏病去世,迪奥公司陷入混乱。1968年,因经营问题,管理迪奥的博萨克集团将迪奥香水公司售予酩悦·轩尼诗集团,自身继续经营迪奥时装业务以及授权代理业务。1978年,博萨克宣布破产,其资产被维洛特集团整体收购。3年后,后者也陷入破产边缘。1984年,随着法国国内政局的稳定,阿尔诺回到法国。他第一次尝试了收购这门武器。仅仅动用1500万美元的现金,加上8000万美元的贷款,他整体收购了维洛特集团。收购完成,他立即售出集团的大部分资产,仅仅保留迪奥品牌和乐蓬马歇百货公司两个部门。当时,阿尔诺雄心勃勃地宣称要让迪奥起死回生,成为世界第一的时装品牌。但没人相信他。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迪奥 ]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