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亟待法律保护
2011年底,中国爆发因黑客入侵导致的波及1亿用户的互联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用户账户密码和其他个人信息公开暴露于网络,个人信息安全出现危机。
为从根本上保障个人信息的合法权益,工信部直属的中国软件测评中心近日透露,他们联合30多家单位起草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正式通过评审,目前正报批国家标准。
有报道称,《指南》的出台以及国家标准的报批,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广大网民的信息安全,而一旦用户个人信息遭遇泄漏,如何追究责任人则成了一个难题。对此,丁道师表示称,对于用户信息受到侵害后责任人和责任组织的界定,目前来看,基本上无法直接界定,相关互联网运营商都会钻规则的空子,比如注册网站和服务时候的同意条款,各类免责说明商家早已经按照规则设定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侵权事件频发的原因。
陈浩律师也进一步指出,对于被泄露个人信息的公民而言,最大的困难在于查不到泄漏源头,不少人都遭遇过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都被当商品买卖,但是很难找到出是谁泄露的,也就很难找到责任的承担者。
因此,国家应该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给予支持,相关立法应尽早出台,通过完善的法律保护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