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的“用工荒”从沿海进一步扩展到了中西部,而东西部农民工争夺的“角力”也陡然升级。同往年相比,今年的“用工荒”无论从程度、范围,还是结构,都出现了新特征,为此,今年的“用工荒”还演变出了一个新名词:新工荒。
春节后的招工黄金期,早报记者深入上海、浙江温州、重庆开县、安徽阜阳等地,梳理农民工输出、输入、中介、企业等各个环节,力图全面展现出“产业西进、产业升级”时代的农民工打工生态。
2012年一开年,各地就不断有“用工荒”的消息曝出,上海郊区的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开不出更高的工资,也常常面临农民工缺岗,中介也普遍感到日子不好过。
2月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闵行区颛建路71号的颛桥人力资源中介园,前来求职的农民工并不很多,分散在数十家门店的求职者,数一数还没中介园的服务人员多。眼下正是春节后的求职旺季,不太景气的求职市场,就如这几天忽然变冷的天气,让职业中介的老板们感到阵阵寒意。
颛桥人力资源中介园成立于2009年底,在此以前,颛建路就是闵行区有名的“中介一条街”, 颛建路及周边几条交错的道路,生存着近百家大大小小的中介公司,服务于闵行区以及邻近的松江区、金山区等数千家制造及餐饮、宾馆等服务企业。
“2010年前的5年是我们小中介的黄金5年,现在的行情一年不如一年。”在调查中,颛建路一些小中介的老板们无奈地感慨,近年来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工的就业选择范围更大,上海的中介市场逐年萎缩,中介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在改变,“未来,或许只有那些经济实力较强、能做‘派遣服务’的中介公司能发展,他们能出省招工,甚至能为职工提供住宿等服务。”
上海劳务派遣网根据2011年劳动力市场用工情况做了一份调查,调查显示,2010年以来,包括上海在内的东部地区用工需求继续保持旺盛,算上部分工人离岗的缺口,平均每个企业需要新招工人数为156人。而来自江苏省就业管理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524家企业中,70%以上的玩具制造、纺织、制衣制鞋、医药制造企业,60%以上的电子电器企业、印刷和造纸企业、建筑企业、住宿餐饮企业认为今年春季招工会有较大困难或一定困难。求职的用工企业对农民工频频让步,连中介公司也不敢“得罪”他们,以前随行就市的中介费如今也一降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