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像澎湖这样的试点城市将得到鼓励服务业领域技术创新,并在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并逐年扩大规模,用于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同时支持试点区域进行服务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如对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用水、用气、用热价格高于工业价格的,应与工业同价等优惠政策。
大嶝对台小额贸易市场如今已走过近13个年头,虽几经浮沉,但它依然矗立在大陆对台的最前沿,成为两岸贸易的“桥头堡”。从只卖菜刀、贡糖等单一产品,到现在珠宝、陶瓷、化妆品等贵重商品并进,大嶝市场已然成为台湾商品打开大陆市场的窗口和“试金石”。
日前获悉,大嶝市场今年将继续向台湾招商引资,力争将大嶝建成台湾商品的产研发集群,成为两岸现代服务业的“孵化器”。
来自澎湖的老蔡到大嶝市场有10年了,去年9月6日,随着新市场的开业,他也“鸟枪换炮”,从狭窄的旧市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市场。让他欣喜的是,周围的台湾老乡越来越多了。老蔡说,大嶝市场刚成立那会,是有挺多台湾人来淘金,市场一度十分红火,但没过几年,因两岸关系的变化,市场走向冷清,很多台湾人打道回府,像他这样留下来的,只有几人。但现在,许多人重新回来,而且吸引了更多的台湾人。闲暇时,他们会坐在一起泡泡茶,交流心得。据象屿集团统计的数据,目前,入驻大嶝新市场的商户有近180家,台湾商户约占三分之一,有50多家,而经营面积则超过40%,近“半壁江山”。象屿集团有关人士表示,他们还会继续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台商前来。
与老蔡这种“老市场”相比,新来的台商们或许财力比他“大脚”(实力雄厚),但落地生根的经验却没有他丰富。因为他们中很多都是第一次来大陆投资,而且其中不乏“富二代”,虽然两岸同根同源,但是面对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政策,他们有些茫然。对此,负责招商引资的象屿集团和大嶝管委会人员劳心又劳神,不仅要当“管家”,还要当“保姆”。大到帮他们去工商、海关、税务等部门注册和报关,小到帮他们招聘、找房子、找吃的……象屿招商部工作人员小罗说,台商们过来后,有的单枪匹马,有的拖家带口,来得都很急,解决食宿问题成为他们的第一要务。由于大嶝相对还比较落后,到处都是普通民房,很多还是老房子,一些平时在大城市生活惯了的台商,特别是年轻人,十分不习惯。因此,工作人员不得不到处联系人,上至街道、村委会,下至市场内的清洁工、保安,全都发动起来帮他们找房子,多找几处让他们选择,直至把他们安顿好。
接下来,台商们开业共需要四五百名店员,要求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们又是一番忙碌,到各村贴告示,到市、区人力市场摆摊,几天内就把人马招齐。
让招商部门工作人员开心的是,进驻大嶝市场的台商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就业机会,还给两岸合作交流带来了新鲜活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带动市场内的大陆商家注重品牌培育,提升服务水平。与其他地方的投资台商偏向第二产业不同,进驻大嶝的台商偏向于食品、珠宝等消费和现代服务业领域,面积之大,店铺之集中,在全国可以说独一无二。很多台商都想借大嶝市场这个“桥头堡”,培育自己品牌的知名度,打开大陆市场。
这也成为象屿集团和大嶝管委会等招商部门未来发展的方向。他们提出,要把大嶝市场建成两岸现代服务业的“孵化器”,让更多台湾品牌在大嶝市场“孵化”,然后走向全国,并力争把大嶝市场建成两岸对台贸易中心,成为台湾商品的展销平台、宣传平台、文化体验平台和品牌孵化平台。招商部门表示,今年开始,他们不仅将丰富现有的产品种类,还要把刚引入的陶瓷、珠宝等比较贵重商品进行深化,把台湾这方面的龙头企业都拉过来,让大嶝成为他们的生产研发中心,并实现集群化发展。最终打造一个可以让游客参与、体验的休闲娱乐平台,让游客来大嶝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是可以住下来进行深度游。
自去年开始,澎湖市发改委确立了将服务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着力培育主体功能突出的区域服务业中心和产业带,引导优势行业集聚发展,全面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