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与高新技术孵化、渗透、转化、中介相关的配套服务,尤其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服务。重点发展现代金融业。要依托期货交易中心、外汇交易中心、各大金融机构等,全力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匹配的现代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会展业。扩大会展规模、增加会展数量、提升会展业层次和水平,以推动东北地区会展业向品牌化、国际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贸繁荣彰显着锦州的活力。2012年新年伊始,尽管正值深冬,锦州流通服务业已率先红火开场。先是由市内9大商企赢得新年销售的开门红,接着是第四届锦州市15大商家迎新春年货购物节活动拉开帷幕,以“扩消费、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把节日市场映衬得火爆、热烈。
锦州商贸的活力又何止如此。刚刚过去的2011年,外部经济形势纷繁复杂,锦州市趋利避害,充分释放消费市场的能量。初步统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4亿元,增长17.5%。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锦州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势头良好,中央大街十里商街商贸流通集聚区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示范服务业集聚区,古塔区商贸流通集聚区、辽西小商品·古玩商贸流通集聚区被省政府认定为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亿隆国际、温州名购、茂业百货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太阳广场、站东、安乐里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喜来登酒店、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
能交出这样一份既沉甸又亮眼的商贸服务业成绩单,实属不易。锦州现代服务业也随即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
商贸流通服务是一座城市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现代服务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也就越强。经过多年发展,“商家必争之地”早已成为锦州的代名词,以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早已成为锦州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全市四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背后,锦州也清醒地认识到:服务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仍以传统的服务业为主,新型的服务业态和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企业较少,产业支援服务功能不强,重复建设等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能拥有多宽的视野,就能获得多大的空间。
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升水平?锦州市给出的答案是,着眼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依托区位、交通和产业资源优势,以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主导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全力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并将通过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服务业集聚区,打通锦州服务业的全身经脉,重建大商贸格局。
“十二五”开局之年,锦州服务业主业特色突出,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包括商贸流通集聚区、物流集聚区及旅游集聚区在内的各种类型服务业集聚区达20多个,其中纳入省指标统计体系的集聚区有11个。
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上,锦州市更加注重突出产业特色和关联企业的集聚。2011年,锦州市纳入省指标统计体系的11个服务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服务业大项目纷纷入驻。
中央大街十里商街商贸流通集聚区位于锦州市区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物流、客流、资金流、信息流最集中和商业最繁华的地带。行业门类齐全、网店众多,具有百货店、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专业店、快餐店、星级酒店等1200多家网点,其中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就有13个,建筑面积合计为34.5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商业网点年销售额约为110亿,占全市销售总额的30%。
眼下,在中央大街十里商街商贸流通集聚区内,亿隆·国际广场、太阳广场改造、温州名购、深圳茂业百货等一大批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总投资额约 50亿元,建筑面积合计约120万平方米。
2011年以来,锦州市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管理服务机构,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措施。各县(市)区都已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或管委会,中央大街十里商街商贸流通集聚区、古塔区商贸流通集聚区、辽西小商品·古玩商贸流通集聚区等重点建设的集聚区也都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锦州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已成为促进城区经济、服务业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撑。
东北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因为起步较晚的先天性劣势,其发展水平不高,各方面的发展不平衡,所以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存在市场混乱与发展不协调,结构重构严重等问题。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统筹规划势在必行。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