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领导力 > 正文

避免高管九大错误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2012-01-13 11:08来源:牛津管理评论作者:孙红伟字号:小

    作为企业老板或高层管理人员,如何让企业团队发挥出最大效率,正确管理和领导企业前行?首先要避免高管层最易犯的九大错误。

一、老板的格局决定企业格局

    一些老板谨慎有余,魄力不足,瞻前顾后,作坊思维;一些老板崇尚完美主义,且疑心较重,只信自己,凡事亲理亲为,然而精力有限,缺乏应有的循序渐进、系统持久性与包容性、宽容性,完全违背了企业必须靠团队实力方能成功的理念;一些老板小有成就后则开始私欲膨胀,狂妄自大,本位主义,不听良言,独断专行,企业越大,心胸越狭隘。

二、霸权主义

    一流的高层管理者只做三件事:识人、用人、赏罚分明。然而很多企业高层善长“一把抓”、善搞“一言堂”,官僚作风严重,玩弄权术权威,服务型管理氛围被独裁取代,崇尚绝对服从,否则“顺昌逆亡”。

三、用人失察 调和性差

    企业高层没有真正具备识人、用人的眼光与水平,常被动出现企业管理层人员频繁换届;尤其在一些民企中,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始终存在无法深层次兼容的关键性意识形态与操守,由此造成日常意见分歧、操作方法手段不同以及细节矛盾积累而产生潜移默化地渐深积怨和不可调和逾越鸿沟;双方分手后人走茶凉、反目成仇的现象不少。

四、“刷牙之后讲文明”

    企业高层自主意识形态与行为随意性较大者大有人在,以个人好恶与脾气禀性影响整个经营管理走向的不在少数;“只准周官放火,百姓不得点灯”的现象也常出现在这类人群中。

五、过于追求差异化与特色经营

    大部分企业高层谋划甚至急于将企业打造成独具特色,独一无二,此心态常趋使其吸百家之长,众家精华,将考察、模仿、借鉴、改革调整纳入常态化,然而最终却把自身企业搞成了“四不象”;同时太多职业经理人过于在老板员工面前表现自己的独特理念与能力水平,急于短平快。

六、家族企业瓶颈无法突破

    企业内部特权人员众多,人情化大于规范化,企业内部体制的破坏者常常首先出现于这类具有特殊身份关系的人群,他们并不能主动自觉的以身作则遵守企业宪法,很多企业“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无奈尴尬情形屡屡出现,老板对此危害心知肚明,职业经理人无法突破人际障碍,然而最终形成了人情大于人性的独特人情性“企业文化”,导致企业发展所需的真正人才无端流失或无法引进。

七、缺乏整体统筹 易因小失大

    企业处于改革调整阶段或者经营不稳定阶段,无论经营还是管理方面都具有时好时坏波动性,但一些企业高层在此时期按已规范化的稳定型企业标准来要求各类工作达标率,特别是人事工作、员工工作纪律表现、服务质量等方面;更有甚者会出现“生意不好整柜台” 的现象。这就很容易使整体战略与工作计划被打乱,常出现现代版的“变法”夭折现象。

八、将“折腾”进行到底

    企业愿景战略一箩筐,一日三变,今日一出,明日一招,后日巅覆;同时企业内部参政人员多,声音且多且杂,在企业日常运作中好指手画脚,破坏经营管理游戏规则,同时嘴上总挂着一幅“我为企业在着想”的口号却常出现好心办“坏”事者,导致员工无所适从,极大影响了企业内部氛围与整体运作效率。

九、用人理念错误 盲目追求心理平衡

    现今服务业职场中真正具备良好行业理念知识基础、丰富经验以及良好职业道德操守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其实并不是很多,太多职业经理人并非是“会说、会写、会做”德才兼备的三强良将;然而不少企业老板对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的准确考量时有偏差,特别针对于高薪猎挖的人员,不乏完美标准要求者,其既然花了钱就应请最好的心理违背了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择人原则,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脱节,从而导致越用越尴尬。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