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于1936年的华平投资集团,发展至今已有70多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产业投资集团;1966年,华平开始专注于私募投资业务,现已积累起了40多年的实践经验;1996年,华平进入中国,成为在华时间超过15年的全球顶级投资集团……在华平,有这样一位引领性的人物是不能不提到的,他就是华平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强。通过他的讲述,我们对华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华平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强
孙强现任华平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负责华平北亚地区的投资业务。从美国沃顿商学院劳德研究院毕业后,进入华尔街的乐柏克公司从事兼并和收购(杠杆收购)以及直接投资工作;1992年赴香港,加盟高盛投资银行部并任执行董事;1995年,成为华平的“第一个华人雇员”,带头创建华平亚洲团队。
标新立异的投资理念
从1995年到2003年,孙强带领他的亚洲团队实现了华平在中国摸索时期的3亿美元总投资。发展至今,孙强自豪地告诉我们,华平在中国投资总额已经超过30亿美元,名列国际私募投资前茅。华平在中国投资的30多家企业中,涵盖了零售、消费品、医药、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据了解,银泰百货、国美电器、7天酒店、汇源果汁、富力地产、哈尔滨制药等知名企业背后都有华平的身影。
谈到华平的投资理念,孙强指出,第一个就是“宁缺毋滥”。他说,华平在2009年一个没投,而在2010年投资了11个。“不需要投太多,而投一个就要扎扎实实把它做好。有好机会时候,我们会大举进攻,但若没有好机会,宁可不投。”而华平的第二个投资理念是“在逆市中投资”。孙强解释说,市场不好时可能反而是投资的好机会。在他看来,经过低潮考验的企业是真正值得投资、值得支持的企业。有的企业一天到晚都赶顺风车,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只能有一个信念,就是找到不管在顺市还是逆市中都能够有生存空间、有利润增长的企业。
孙强说,做PE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把基本功做好——找到基本面好的企业、今后5年到10年都能增长的企业。他直言,现在国内的PE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PE太浮躁、急功近利;二是PE随大流,别人投什么自己也跟着投什么,不仔细研究企业的基本面而只关注最近什么最热。“这些问题可能要过几年才能真正解决。”孙强说。
私募投资行业专家
华平目前所管理的资金规模已超过400亿美元,名列全球私募投资集团前茅,这包括最近募集的150亿美元10号基金。
孙强说,最近两年许多PE都在朝多元业务领域发展,干起自己本行以外的业务。像黑石、KKR等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单纯管理数十亿投资项目的私募基金了,而是同时管理对冲基金、房地产投资和其他业务的投资公司。但在这一点上,华平投资集团却始终坚持只做一件事情——私募基金,同时还坚持全球就一个主要的基金。他强调说:“我们一直就是一种模式——找到最好的有增长性的企业,在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和经营达到最佳状态的同时,我们的投资也能够增值。我们并不是靠金融杠杆来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华平的这一模式至今都没有变过,在中国或亚洲其他国家也没有变过。”
短期内PE上市不是最佳选择
近两年,黑石、凯雷等业内同行纷纷谋求上市之路,对此,孙强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如果上市对企业发展有益处,那么就应该上市。但目前在国外上市的PE公司中,还没有一家的市值超过它所投资公司的净现值(N PV),这说明市场并不完全看好PE公司上市。他解释说,因为很多证券市场的投资人是短期的,希望投资在一两个月或一两个季度就能获得收益,他们关注的是上市企业每个季度的业绩;而PE的特点偏偏是长期的,其短期的业绩很可能大起大落,因此,上市并不是PE的最佳选择。
“既然PE作为比较单一的投资方式不适合上市,所以,现在很多已经上市的公司在践行多元化的业务模式,靠别的业务来弥补PE业务,以换取稳定的收入。把自己变成一个多元化的投资、融资平台。”孙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