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HR点拨 > 正文

职场“面经”不可照搬 真性情或取胜

2011-11-25 10:53来源:新民晚报字号:小

面试请别装

  金桂(职员)

  依我看,面试真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书上的那些“面经”,很难套在自己身上,有时候你越教条越会困惑,因为各人有各人的特点,别人的经验放在你身上不一定合适。

  我们单位来过一个参加面试的大学生,小伙子长得很不错,属于那种一眼看上去很阳光的人。可是,他在面试的时候装得可怜兮兮,说话轻声细语,说自己的家庭生活很困难,父亲去世了,母亲艰难地带着他生活,吃尽了苦。我听得心里热乎乎的,可我们科长却不喜欢他,说:“他是在装。凭经验,我敢说他根本就不是吃苦受累的人。”依科长的意思,根本就不要他。但他是我们单位一个重要客户介绍过来的,人事科最后还是接收了他。

  他到单位没三天,就“原形毕露”了。原来,他是一个官二代,父亲确实去世了,但母亲是领导,那日的“轻声细语”,果真就是装的。其实何必呢?如果他在面试的时候,把自己的本色露出来,自自然然地聊天,科长未必不喜欢他。逢装必假——装着装着就露底了。大多数人力资源考官在这方面见多是识广,一般的小伎俩,根本糊弄不了人。

  面试,其实就是个交流,把自己的本真和诚意呈现给对方,让对方觉得比较舒服就可以了。我们厂的总工,报名参加市委组织的竞聘局级干部面试,一点不装沉稳,那天她打扮得很有活力,牛仔马甲牛仔裤,长发披肩。考官问她:“如果给你一个星期的假,你会干些什么?”她说:“在家陪老公和孩子,平常工作忙,对他们有忽略,利用假期,好好和他们团聚。”不装、不卑、不亢,用平常的语调和态度回答问题,结果她的面试成绩在入围者中获得了最高分,如愿以偿地当了副局长。

  如果说,面试时要注意什么?那就是,不管你用什么语调,都要尽量让对方听懂。如果语速快得让人不知道您在说什么,或者嘴里像含着热茄子似的直呜噜,那肯定得减分。

“纯天然”更吸引眼球

  强尼(总监)

  想当年我毕业那会儿,上网还只能去网吧,或者在学校的公共机房,哪有如今这上网随便就能搜出“面经”的便利条件。所谓经验,最多也只能问问上一届的师兄师姐,就算你人头再熟,了解到的信息毕竟还是有限的。

  最近,我们公司有过一次招聘会,我觉得一个应聘者很不错,同事却说:此人的回答基本上是从网络“面经”库里照搬的标准答案。

  好奇之余,上网一搜,乖乖,百度上关于“面经”二字居然有800多万个搜索结果,当即大跌眼镜,从此戴上了有色眼镜,总担心那些“表现完美”的应聘者,在我们这些考官面前呈现出来的,只是精心包装后的一场短暂表演。

  网上关于“面经”的文章,种类齐全。既有“面霸”应聘一圈各种公司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集成,比如“如何应付25个最刁钻的问题?”;也有分门别类、针对各种名企的个性化攻略,有的人竟然能写到上万字,把自己一面、二面、三面乃至群殴的全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且加以点评分析,好让后人吸取自己的经验教训,真是诲人不倦的好老师。拜读之后,你会觉得在群策群力的智慧面前,面试官绞尽脑汁想出的难题都是浮云啊。

  意外还发现,信息库里竟然还有针对我们公司的攻略。其中一个人回顾面试经历的口气,很像我觉得表现完美却被同事批评是背书应试的那个人,真是让我觉得既荣幸又悲哀啊--难道,想看到“纯天然”“无添加”的“有机”求职者,已经成为难事了?

  很理解对“默数5秒钟再开口者”表现纳闷不解的考官,因为,面试几场下来,我也会发现,我在一天之内见到了多少被埋没的珍珠、多少等待伯乐的良驹啊--如果按照应聘大学生的简历和面试表现,我会觉得他们在学校里至少应该是个班长,一些人做学生会主席也是绰绰有余。而且,哪里轮得到我来面试他们,那些在世界500强里排名前十位的名企中的“战斗机”,早就该把他们赶紧纳入麾下了。可实际却是,应聘季过去几个月了,他们仍然在苦苦煎熬,等待offer降临。面试中的水分,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有一次看到一个面试者穿着休闲装,匆匆忙忙就走进来时,我心中一下子有了好感:他连“面经”里最重要的一条规矩都没遵守,估计是“纯天然”的吧。虽然,实际上他可能只是因为匆忙来不及换衣服,或者压根不重视这场面试而不屑换装。但是,毕竟让我有了眼前一亮的效果。

(责任编辑:林音)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