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朝阳产业”的会展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对人才的需求用“求贤若渴”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但据山东交通学院管理学院会展专业教师崔元琪透露,我国会展业从业人员的流动率高达90%以上,大大超过了一般行业的平均水平。会展业“留不住人”正日益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提高会展业从业门槛和管理水平、加强校企联合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据了解,山东交通学院是从2007年起开设会展专业的,其也是目前我省惟一的一所开设会展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但该学院除了第一届招收学生人数超过40人之外,后3届都只有二三十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
“从我们掌握的反馈情况来看,会展从业者的流动性过大是由会展企业管理不完善、工资待遇过低、波动性过大、工作过于辛苦等造成的。”崔元琪分析说,会展企业管理不完善表现为公司内部没有完整的合理可行的组织机构,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等都没有建立起来,实行的是“一言堂”(很多会展公司是私营企业),在公司的管理方面所下工夫不够,员工看不到企业的未来,因此不愿意待下去。而现在大部分会展公司实行的是基本工资加提成的工资待遇模式,这就导致新入职的员工在前3年内工资非常低(月工资只有800—1000元),提成也十分有限,致使他们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满足,只能改行。
“不仅普通员工待不住,会展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很难留住。”崔元琪说,经过多年的积累,很多普通员工担任了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手里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对组展招展也有了相当的能力和把握。在利益驱使下,如果公司不能满足其提高薪金待遇或职务等要求,他们常常会“跳槽”或成立自己的会展公司。
对此,山东中贸国际贸易推广中心主任杜磊也有许多“苦衷”。他深有体会地说:“会展业不仅工作辛苦,而且涉及招商、物流、设计、贸易等诸多行业,对从业者的体力和智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现在的“80后”和“90后”年轻人普遍缺乏吃苦精神,综合能力也不强,企业虽然得力人才奇缺,但短时间内也难有办法摆脱窘境。”
“会展业人才既要‘叫好’也要‘叫座’。”崔元琪表示,当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率超过50%,这个行业的发展就会面临诸多问题,比如行业没有积淀,内部一些规则建立不起来,不讲诚信,流动率大,导致人员的再招聘和再培训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
他建议,在提高会展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诚信度的同时,还应提高会展业的从业门槛。在他看来,门槛过低导致会展业的从业人员大多学历层次比较低。“建议会展业建立从业资格证考试制度。”崔元琪认为,如果规定从事会展业的人员必须持有会展从业资格证,就可以使得进入会展行业的难度加大;从业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考出资格证后,如果再更换工作就要考虑是否值得。另外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会展业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会减少那种急功近利的想法,也有利于会展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杜磊认为,目前会展专业的大学教育与现实状况脱节比较严重,导致学生感觉反差较大,容易产生失落心理。为此,他建议加强校企联合,走市场化之路:“学校应打破单纯的知识面的培养模式,会展企业实战经验丰富的一线人才要常到学校‘现身说法’,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复合型人才。”
值得欣慰的是,我省目前正在采取积极措施解决会展业的人才问题。据山东省会展业协会副秘书长燕飞介绍,山东省近日不但专门制定了《会展行业自律公约》,以提高会展行业的管理水平和诚信度;还启动了“2011首届山东省会展行业大学生创意大赛”,吸引了12所院校的400余名学生参赛,众多会展企业的老总也主动参与其中,大大加强了院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