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末期,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元。最终,将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并初步建立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模式。
据了解,电子认证服务旨在为电子签名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证明,包括签名人身份的真实性认证、电子签名过程的可靠性认证和数据电文的完整性认证三个部分,是综合性高技术服务。
该规划肯定了“十一五”时期电子认证服务业的成就,电子认证软、硬件和服务市场规模增长明显。规划显示,截至2010年底,电子认证服务业市场总规模超过2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8%,2010年的增长率接近100%。
尽管如此,规划表明电子认证服务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用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
随着身份盗用、交易诈骗、网络钓鱼等各种安全事件频发,严重阻碍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有近1.28亿互联网用户遭遇过上述安全事件影响,初步估计损失超过150亿元。
对此,网络应用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普及深化,电子认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15年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而2010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数量1.61亿,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4.5万亿元。
提到网络应用普及的重点领域,该规划显示,社保、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领域将逐步深化电子认证的应用,包括电子病历、电子保单等业务都将开展。同时,频繁的网上交易活动将促使在线招投标、电子合同签署与电子订购等业务一并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传统电子商务逐步向移动电子商务转变,手机支付的应用将获得更大的使用空间,其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云计算等新模式产生的云端数据的安全存储、访问授权、隐私保护等问题,以及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也将为电子认证服务的应用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