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版权日益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一座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版权保护工作,自2009年4月全面启动了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的创建活动,努力实现由“青岛制造”向“青岛创造”转变。
9月初国家版权局授予青岛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这是国家版权局于2009年12月发布的《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青岛市继成都市之后成为全国第二座创建成功的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为了进一步贯彻和发展版权城市的示范作用,青岛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促进青岛市版权事业的发展。
公共政策保证版权行业发展
自2008年开始,青岛市设立了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包括版权产业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累计用于版权工作的专项资金近1亿元。此外,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各大商业银行签署了《关于青岛市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金融业将提供100亿元信贷支持。
青岛市委表示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借助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解决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融资困难问题。近年来,青岛市文化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全市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结合青岛市城市文化的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走出了一条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的发展道路,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在全市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今后,青岛市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企业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上作足文章。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为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扶持,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
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青岛市整合律师、版权企业等资源,设立了“青岛市版权登记中心”。成立青岛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出台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管理办法》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章程》等规章制度。“青岛市版权保护法律服务专线”,集中受理全社会关于知识产权侵权、知识产权违法案件的举报投诉。同时,加快建立版权交易中心,为版权产品的登记、评估、融资、交易提供了全方位服务。
金融为文化等版权发展助力
由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版权示范工作,青岛市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有力提升。特别是弘扬“创意青岛,版权兴业”的城市发展战略,使青岛市社会公众的版权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为版权相关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版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近年来,青岛市文化产业呈现了逆势上扬、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10年,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36.3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7%,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青岛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是,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青岛市文化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信息透明度差,信用程度不高,以版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为主的资产结构难以达到现行的银行贷款条件,成为制约青岛市文化创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最大障碍。为此,自2009年以来,青岛市文广新局与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通过制定政策措施。大力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为改善和提升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开辟了文化产业信贷绿色通道等方式。
总之,为了促进版权事业的发展,真正贯彻和推动由“青岛制造”向“青岛创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