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祥,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管理学学士,现任惠州康帝国际酒店培训经理,高级培训讲师,曾参加香港理工大学酒店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进修。对于现在低星级酒店面临的尴尬局面,黄建祥表示要转变思维
我国酒店的星级划分将酒店的等级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含白金五星)。通常我们将三星级以下的酒店称之为低星级酒店。面对近年来经济型酒店的蓬勃发展,低星级酒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想要找到出路,就得转换思维,笔者总结了以下之浅见,供读者们参考:
1.取不取消三星级以下评定,与酒店参不参加三星级以下星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星级评定标准作为一个完整的评定体系,具有严格的架构和细节,是不可任意删除或者取消的。每个星级的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参照,换句话说,没有低星级的标准作参照,高星级的标准又该如何定义?凡事都是相对的,不能因为参评的酒店少了,就取消这个标准。至于酒店参不参加低星级的星评,这不是低星级标准取不取消的理由。
评星并不等于服务质量一定达标,但是评了星的酒店至少会更加关注软硬件的建设,尤其是标准化的建设。当然,不评星但已达到星级标准的酒店也有不少,这只是一种选择的问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2.低星级酒店应做好定位,细分市场,找到低星级酒店的适用群体。
高星级酒店的适用者包括政要元首、富商巨贾、社会名流、行业名人等等,他们在高星级酒店进行的活动包括政府会议、大型论坛、产品展示、宴会接待等等,很明显,低星级酒店档次与他们的心理需求并不相符,因此定位客户群体成为低星级酒店不可逾越的工作。
低星级酒店的客户群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资金紧凑,注重成本高低;重视性价比;城市中等收入群体;较低价位或短途旅行团队等等。所谓的低星级酒店 “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就在于定位不细导致社会高层人士看不上,普通群众不想去消费,从而忽略了占大多数的中间群体,这一点某些低星级酒店应该检讨。
3.星级虽低,特色不该低,依靠特色支撑酒店经营。
大自然之所以生机勃勃,原因在于物种多样性,多样性就是各具特色,特色体现在某些细节之上。与高星级酒店相比,低星级酒店可谓是“小麻雀”,虽然不及高星级酒店大气,但是在服务上便于在细节上大做文章。例如可结合某些特殊节日,如情人节、元宵节、圣诞节,亦可依据客人喜好,为顾客专门打造个性化的服务内容。餐饮上,强调精巧美观,口味独特,突出“小、巧、精”而不是数量和规模。客房上,打造不同风格的楼层,可以以民族风格加以区别,例如客家、潮汕、广府等,可以以国度风情区别,例如东南亚、西域、日韩等,也可以以自然主题予以区分,比如水主题、木主题等。
低星级酒店在经济型酒店与高星级酒店的夹缝之中的生存现状,站在《易经》的观点就是“不三不四”,也就是不上不下,因此这种现象是必然的,但是这并不等于低星级酒店没有出路。低星级酒店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拿自己的不足去和别人的强项做比较,相反,与经济型酒店拼设备,与高星级酒店拼细节才是我们的出路。至于低星级是否应该取消的问题,笔者觉得与经营的好坏没有太大关联。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低星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