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金融服务 > 正文

理财市场国债受追捧 市民抢购热情高涨

2011-09-14 14:09来源:南方日报字号:小

  财政部9月10日—23日发行2011年第十三期、第十四期、第十五期电子式储蓄国债,总计300亿元。根据公告,本次发行的三期国债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国债。

理财市场国债受追捧

  在清远,市民购买国债的热情高涨。9月10日早上7:30,在市区旧城某国有银行的大门口已经有十几个市民在排队等候。“通常一收到国债发行的消息,不少市民就会电话咨询,到了发行当天,排队的人更多。”该银行大堂经理说起这几期国债发行当天,市民疯狂抢购的情况,连称“好疯狂”。

老两口排队抢购国债

  根据公告,本次发行的三期国债为定利率固定期限国债,其中第十三期期限为1年,年利率3.85%,最大发行额为60亿元;第十四期期限为3年,年利率5.58%,最大发行额为150亿元;第十五期期限为5年,年利率6.15%,最大发行额为90亿元。本次发行的三期国债仍然按照100元为起点,每个账户购买单期国债最高限额为500万元,每个投资者最高可购买1500万元国债。值得一提的是,三期国债的年利率均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定期存款的利率。

  据悉,居民购买国债非常踊跃,今年以来国债又成为许多百姓眼中的“香饽饽”,大部分银行网点基本在开售首日上午就卖光了全部额度,部分网点甚至出现10分钟就卖完的火爆场面。

  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此次国债发售一改往日清淡的景象,一方面随着4次加息,国债的收益水平也相应有所增加,开始重新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另一方面现在投资市场环境复杂,投资者都在选择最为稳健的产品投资,国债作为“金边债券”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加息已经接近尾声,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不会继续加息,所以期限更长的品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闲置资金适合买电子式国债

  为何国债如此受捧?据银行理财专家解释,一方面,国债是零风险,受到稳健型投资者青睐。从“理财金字塔”来看,债券位于“塔基”部分,风险极小。同时,国债投资向来以高流动性、强稳定性见长,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品种,是稳当牢靠的品种。

  其次,今年以来,特别是二季度以来,股市行情低迷,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不断增加,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方面的避险情绪和避险需求高涨。同时,随着银监会整顿规范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缩水。因此,国债一直受到市场青睐。

  再次,这三期国债票面利率分别比同期储蓄利率高0.35、0.58和0.65个百分点,具有一定的价值。在7月7日央行最新一次加息后,一直没有推出紧缩政策。而央行近期宣布扩大准备金缴纳范围后,市场更是预期紧缩举措已无必要,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在货币政策进入稳定期后,该期储蓄国债会更受欢迎。

  此前,国内不少机构就预测,7月CPI可能创下本轮通胀的高点,未来可能只加息一次或者不加息。8月CPI数据本周发布,机构普遍预期CPI会回落。在这种情况下,这三期储蓄国债的利率也很可能是一段时间的高点,5年和3年期国债将更受欢迎。8月份三期凭证式国债发行时,银行开门后前十几号的客户就抢光了5年期国债,3年期国债随即也告售罄。而这种局面在9月10日也同样出现。

  “其实,电子式储蓄国债和凭证式国债的收益稳定,比较适合稳健的投资者。”理财师建议。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前,要充分考虑今后的资金用途,再决定是否购买,以及购买的金额,购买该类国债,最好用闲置资金。

  理财师认为,因可上市交易带来的风险,记账式国债更适合年轻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购买。同时,理财师提醒,记账式国债的发行规则和计息规则更为复杂,购买时要多多关注其交易规则。

工行二期“金融@家”9月13日开始发行

  近日清远工行消息称,继8月15日推出了第一期“金融@家”电子银行专属理财产品后,为满足优质客户理财需求,工商银行定于9月13日起发行2011年第二期“金融@家”电子银行专属理财产品。

  第二期“金融@家”电子银行专属理财产品共有两款,同样只能通过工行个人网银和手机银行购买。第一款为2011年第二期“金融@家”电子银行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161天;第二款为2011年第二期“金融@家”电子银行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49天。

  本期理财产品具有收益高,起购金额低,预期年化收益率按起购金额分段计算等特点。起购金额较低,5万元起购,以1000元的整数倍递增,一般客户都可参与。本期产品从9月15日开始募集。

  另据悉,工行电子银行正在开展为期半年的“亿”路有你 共续辉煌“系列营销宣传活动。期间,将推出一系列优惠和抽奖活动,以及多项实用好用的服务功能。本次专属理财产品就是系列营销宣传活动推出的回馈客户的举措之一。

(责任编辑:李飞)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