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行业调研 > 正文

2011-2015年中国二手车市场风险分析

2011-09-06 14:39来源: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字号:小

一、市场运营风险

  目前二手车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交易市场功能单一,缺乏现代营销手段,基本靠收取交易费生存。虽然各地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展了收购、寄售、租赁、拍卖等多种经营方式,但二手车交易仍以代理交易为主,二手车交易市场的职能非常简单,局限于提供场所、办理手续、收取交易费等,尚未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营主体。

  当前各地二手车交易市场中,二手车交易业务基本以二手车经纪人为主,名义上是代办过户,实际上是一种汽车经销行为。他们低价购入二手车之后加价卖出,但不缴纳销售环节的增值税等,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由于已有的政策限制了大部分汽车经销商开展二手车经营业务,其潜能无法发挥,市场上缺乏运作规范、理念先进的企业从事专业二手车经销,个体户居多,这又反过来导致了市场管理难度加大、信息扭曲,二手车的质量远低于国际水平。

  与国外二手车市场相比,中国二手车市场还没有实现良性发展。在美国,二手车销售方式有很多种。每年通过新车销售店销售出去的二手车约占35%,其余方式占65%。美国2003年新车销售占26%,二手车销售占74%;中国2003年新车销售占67%,二手车占33%。

  与对新车销售的关注度和新车销售增长速度相比,我国二手车市场还相对滞后。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和完善二手车市场,必须建立科学的二手车价格评估体系;进一步开放二手车市场的经营权,鼓励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进入;树立二手车市场的品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建立与二手车经营相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和流通体系。

二、政策风险

  二手车行业法规的严重滞后更加不容忽视。由于法规时效性不足,缺乏有关行业标准,二手车交易极不规范。我国对二手车流通环节的管理长期以来处于多头管理局面,除了商品流通部门负责主要的管理工作外,公安、工商等部门也分别出台各自的管理办法或通知。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二手车价值评估标准和汽车残值发布制度,对二手车价值的评估过于简单和随意,实际估值与理论价值差异很大。而评估结果往往又与实际成交价格相差甚远,无法形成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由于行业诚信缺乏有效监督,二手车交易市场成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消费者是信息的弱势群体。被诚信问题所困扰的,包括消费者以及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

  而且目前尚无完善的全国性二手车交易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国内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信息十分散乱,无法形成规范稳定的二手车交易氛围。

  二手车的异地流通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各地二手车交易市场准入、交易方式、交易功能和交易程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各地交易市场的业务主要面向本地区。而由于缺乏跨地区二手车流通的市场网络,加之信息不畅、运输成本高,各地对二手车档案移送、落户等存在不同要求,妨碍了二手车的异地流通。

三、进入退出风险

  现代企业中的产品开放周期一般为:选种期、培植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过去由于技术更新速度缓慢,产品的更新周期较长,由此决定了传统企业的成长过程和运作时间主要是在产品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某一项目或产品一旦开发成功,只要经营管理和融资跟上,这种产品就可以支撑企业有一个较长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传统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最激烈的,并不是在产品开发的选种期和培植期,而是在占领市场和扩大生产规模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传统的市场中企业经营者第一位关心的是如何通过良好的融资和管理扩大生产规模和占领市场份额,其次才是技术创新。

  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企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就是产品的更新周期大大地缩短了。由此决定了在产品开发的整个周期中,对新技术和新产品选择和开发的种子期和培植期,不再是几十年才遇到的一个短暂时期,而是与企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必须同时并存的重要阶段。如果企业像传统的经营那样等某一产品生命周期完结后才开发新产品,显然要被淘汰,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经营既要对原有产品成长期的市场开拓和规模扩大,同时又要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予以高度重视,这显然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难度和经营的风险性。企业不仅要承担前期产品开发的风险,又要承担产品中后期市场开发的风险。

四、管理风险

  中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仅仅有五六年的时间,与新车市场同步经历了快速增长。但在新车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的今天,二手车市场却离良性发展还有很长的距离。由于受新车降价影响,二手车经销商的经营风险也加大了。一般来说,新车价格下降10%,同类车的二手车价格同步下降7%左右,有时甚至更高。

1.市场竞争风险

  由于进入甘草提取物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所以行业发展增速的同时也出现了恶性竞争加剧、行业利润下滑的局面。

  一些手工作坊式的植物提取物企业,本身的经济实力不足,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为了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它们往往采用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低价竞销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引发国内植物提取物企业之间“同室操戈”,导致两败俱伤或多败俱伤。在出口方面,由于低价竞争,质量得不到保证,出口产品屡遭退货。

2.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由于甘草提取物行业集中度小、企业分散、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多数企业的产品仅限于原料供应,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企业受原材料供应波动影响较大,严重制约了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贸易。

3.技术风险分析

    与医药行业相同,我国植物提取物企业也是“外战外行”,在国际市场处于下风,然而“内战内行”,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由于植物提取物潜在的发展空间,最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植物提取物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薄弱。

4.政策和体制风险

  对于植物药,应该首先从源头控制质量,必须按照GAP(药材良好生产管理规范)规范药材的种植,降低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提高我国植物提取物产品的出口信誉。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健全,甘草提取物企业会受到政策和体制方面的风险。

(责任编辑:朴素)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