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三个故事,只是大学生初入职场的几个片段。
很多时候,职场经验较浅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披着“职业胎衣”。有的是学生腔,有的是孩子气,有的是非职业化的语言和表现……那么到底“职业胎衣”是怎么形成的?应该怎样去除不成熟的“职业胎衣”呢?
从小到大,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已经使大学生非常习惯“学生”的身份。大学生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社会阅历较浅,与社会有一定距离。这个阶段,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往往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是“天真、幼稚、完美主义……”的原因。
小M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小M以为自己帮了同事和同学的忙,但是由于对职场规则认识不充分,以为只要维护好人际关系,就可以无往而不胜。其实职场中最基本的就是职场规则,不明白这一点,很可能会吃亏。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与锻炼。当大学毕业生抱怨周围的一切不如意的时候,更多的是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心态没调整好?角色没有转换好?要知道,你已经不再是学生,而是职场人;你不再被学校的保护伞庇护,而是要独立面对问题;周围的环境中不再有同学和老师,而是性格迥异、形形色色的人。
因此,“职业胎衣”去除的艺术,在学校里似乎没有办法完全学会,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职场上体验之后,才能让自己蜕变至成熟之身。
当然,在去除“职业胎衣”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也是必要环节。很多用人单位之所以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很大原因是学校的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如果在学校期间,学校用“职业化”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那么学生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接触到职场的规则。
看小K的故事,如果在学校期间,有老师教过职场与校园的差别,那么小K就不会在不恰当的时间给同事打电话。小L也是一样,如果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鼓励她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她也不会初入职场时事事依赖他人。
所以在学校期间开设《职业素养提升》等方面的课程,在高年级开展相关的活动与培训,就能够使学生在身份的转换上有一个平稳的过渡。
再说说直接和学生接触的企业。
正如前面所说,小L在实习期间的委屈固然是“胎衣”的一种,换个思路来看企业对待大学生是不是也过于苛刻了呢?当然,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自然希望能够花费最小的成本招到合适的人选,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企业既然招聘了应届毕业生,就应该对他们的职业素养有合理的预期。毕竟是刚刚踏出校门的学生,职业经验尚浅,但是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可塑性很强。企业如果能在入职培训时渗透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规则,在新来的大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够耐心教导,势必会营造更加宽松的成长氛围。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服务,同时也将促进其自身的快速成长。
因此,“职业胎衣”不是一个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群体的问题,是基于学生个人、学校教育、企业培养三个维度的问题。内在的个人实践,外在的教育训练,加之社会资源支持,才是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案。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职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