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的形成
上面说过,战略需要公司高级管理层的一致体认,除非有超级英雄般的老板,否则,一个有着相同方向并且团结的高管团队,就是一个公司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支高管队伍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战略能力,高管需要有全局观,战略并不是一个总监所能决定的,甚至也不是总经理一个人就能决定的,对战略的形成而言,高管团队就是一个协作的过程。
我不否认执行、管理这些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企业成长的基石,但是,这些基石并不真正决定企业的市场地位,地位一定是在比拼战略能力。执行、管理这些,其实说到底是人力资源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成本比拼,但战略,却是思想和组织能力的比拼。
战略是由高层制定的,但不是由某个高层制定的,也不是出自某位分管副总或是总经理一人的思考,这需要这支高管团队都要有全局思维,认识到自己(包括总经理)都只是高管团队中的一员,是卓越战略形成中的一份子,既不能为表现自己而出风头,也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战略形成的背后,就需要高管有团队意识、全局观念和合作共赢的精神。
为什么一些能力超群的经理人却做不好高管?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懂得团队协作,总认为能力要超过别人许多,这样自然而然地与其他高管有了隔阂。事实上,很多时候的认为别人能力不如自己,是出自对其他人专业的不了解,做财务的会认为营销就是卖货,很简单;做营销的却觉得财务就是做账,更容易;这样的不了解会大大地降低高管团队的战斗力。所以,一个优秀的总经理,一定会尽可能地让高管相互了解彼此的工作,信任是工作开展的基础。
优秀的高管团队都有务实和务虚的两方面能力,战略是一种远见,它必须脱开繁琐的日常事务去思考,需要思维火花的碰撞。事实上,战略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战略认知的过程,一个共同做出的决定,同时也意味着共同的愿景。
系统观
优秀的高管另一个重要能力是系统能力。上面谈到的“使之执行”的能力,很大程度是,是依靠系统来形成的,尤其对于在民企工作的高管而言,仅仅是懂得在系统下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创造出系统。
系统化就是流程和规范,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具有官僚制度的一些特质,也泯灭了一些个人闪光的地方。但系统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持并提升组织的能力,不让组织因为个人的因素而导致整体绩效忽高忽低。
订定各种各样官样文章式的“制度”并不是系统,系统是既要有制度,又要有流程,并确保在运作过程中流转顺畅。尤其对于空降的高管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在新公司生搬硬套以前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却发现在新公司怎么也不管用,外企刚到民企工作的经理人尤其如此。这就是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半吊子,他们不明白因地制宜,也不明白任何制度和系统的设计,都必须基于企业的DNA,也需要循序渐进,一味的猛药,反而要了人的命。
英雄老板+优秀高管,这几乎是中国企业成功的不二法门,老板大多出自天才,有些才能的确很难培养,但是高管的才能,却是可以培养的,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尤其需要培养更多更合格的高管,这是一个企业的厚度,也是企业组织能力的最重要保证。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