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总投资270亿元的两大健康养生项目,将在当地造就一个全新的支柱产业;平湖依托上海引进龙头企业,谋划潜力巨大的服务外包产业;海盐紧紧抓住核电这一人无我有的产业优势,引进了一批核电生产性服务业项目……
开局之年,一批大项目的成功引进,为服务业“倍增”行动开了个好头,但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目前资源要素的紧缺,尤其是“缺地”成为大项目顺利落地的最大制约。为此,我市各地积极想办法,不仅针对服务业项目出台专门政策,还千方百计开展“退二进三”腾出空间。
服务业大项目“井喷”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市不少地方迎来了服务业大项目的“井喷”。
在桐乡,两个项目总投资就达到270亿元。其中,桐乡雅达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项目已经签订合作协议,中国平安养生综合服务社区也基本达成合作意向。据介绍,雅达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项目选址位于乌镇镇,总规划用地约5500亩,未来将提供养老床位1万个,建设成为全国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模式最多样、规模容量最大的一流康复医疗、休闲养生特色园区;另一个项目中国平安养生综合服务社区同样定位于健康养生产业。
桐乡市服务业发展局局长唐新根告诉记者,两大项目同时布局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乌镇镇,今后旅游和养生将成为桐乡服务业的两大龙头产业,共同叫响桐乡“中国休闲养生之都”的品牌。
在嘉善,一批标杆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服务业项目的“扎根”,成为当地现代服务业新5年腾飞的引擎。在新城区,占地189亩、投资24亿元的万联城市综合体项目成功落户,由三浦灵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动漫大楼正式奠基,上海绿地集团和嘉善成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分别投资22亿元和60亿元建设嘉善高铁南站商贸综合体和嘉善水乡商务综合体……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连续多次在香港、北京等地举行服务业推介会,今年还首次赴台湾举行恳谈会,在扩大城市影响力的同时,最主要的目的是吸引当地的大集团投资嘉兴。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建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服务业大项目就有189个,已完成投资100亿元。
找到自身优势是关键
如何才能引来大项目、建好大项目?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寻找自身独特优势,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十分关键。
“发展服务业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统一的方法,尤其是产业定位,要和本地区位、城市规模能级、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结合起来,要综合判断,才能找到合适的发展思路。”平湖市服务业发展局局长徐锦连告诉记者。
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平湖梳理出了自身的优势,其中第一点就是紧靠上海大都市的区位优势。依托这一点,平湖开始尝试打造服务外包产业。从上海引进AMT公司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根据规划,未来5年,这一管理咨询公司将发展壮大到拥有1万名大学毕业生,年销售额30亿元的规模。利用另一大优势——拥有深水良港,平湖积极推进独山港物流园区的建设,目前该园区已经引进项目15个,总投资接近70亿元。
和平湖一样,海盐也找到了自身的独特优势,以中国核电城为依托,引进和培育了武汉105所、核电防辐射中心、中核清远运输公司等一系列核电关联产业的大项目,其中仅武汉105所今后每年的产值就将达到数十亿元。同时该县还规划了两平方公里用于建设服务于核电的宣传教育、备品备件、检测维修和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
在嘉善,“接轨上海第一站”的优势被最大限度地放大,成为当地吸引大项目的法宝。目前,总投资12亿元的安平老年健康社区已经在西塘启动建设,而依托高铁新区建设的两大城市综合体——万联城和嘉源广场,总投资也达到了34亿元。
缺地是最大制约因素
“上半年,嘉善的服务业大项目可以说出现了‘井喷’,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6个,1亿元以上有8个。”说起招商引资的好形势,嘉善县服务业发展局局长沈申打心底里高兴,可是说起这些项目的落地,又让他头疼不已,“我们引进了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规划用地280亩,但是经过多次协调和努力,最终只拿到40亩土地。”
项目要落地,但土地指标那么少,为缺地苦恼的远不止沈申一人。在各县(市、区)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缺地已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一大困局。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分析上半年推进服务业“百项百亿”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指出,当前土地指标紧缩、征迁攻坚难度大是制约项目落户和项目推进进度的主要难题。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土地供需矛盾普遍比较突出,上半年桐乡宇石国际物流甩挂运输迁建项目、三一重机、普洛斯、安博二期、嘉兴公路港等项目,都是因为土地问题而未能顺利开工。
记者了解到,为了在有限的资源里重点保证服务业项目的发展,我市一些地方还专门出台了政策。如海宁市就在用地保障方面,明确提出“每年经营性服务业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的比例不少于30%,全市服务业项目用地的比例不少于50%”。在全市制定的服务业60条扶持政策中,也提出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优先安排服务业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