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合作 > 创业百科 > 正文

老百货里的新机遇:让守旧变特色

2011-08-19 11:03来源:福建日报字号:小

  

传统老店的生存之道:退守中重拾商机

    在时尚圈,“复古风”常吹不尽。在百货商场,“守旧”也可以守出新的优势。随处可见的老国货,低廉的小物件……福州西湖百货商场将“守旧”变成优势,做出特色。

  纽扣、缝纫线、热水瓶木塞、友谊牌护肤霜……在镶嵌着玻璃的封闭式木架柜台下,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居家日用品,看上去有些零碎而散乱。没有空调冷气,天花板上数盏不停旋转的吊扇,试图吹散这大夏天里无处不在的暑热高温。

  走进福州西湖百货商场,仿佛时光停滞,眼前出现的是记忆中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普遍的百货店场景。在褪去国营老百货曾经的光彩后,面对接踵而至的大小超市、购物广场带来的冲击,这种坚持似乎已不仅仅是对传统业态的固守。

  实惠好用的家什物件、价廉物美的老国货,不论说是称了怀旧消费的心,还是合了补缺需求的意,这些年过半百的经营者在市场夹缝中找寻着生存之道,他们的“守旧”于时光流转中却演化成一种特色。

迫于无奈的“守旧”

  第一次光顾西湖百货商场的人,刹那间都不免有“穿越”的感觉——恍若置身影视剧里呈现的二三十年前的光景里。玻璃木架柜台围成的一个个方框,高高竖立的陈列货柜,形成了各自独立的销售单元;柜台内的售货员或站或坐静候着顾客光临;营业员和顾客隔着柜台交谈,遇上熟客还捎带上一两句邻里式寒暄。

  当传统日用百货销售的这种“老旧”模式,几乎被遍地开花的开架式、体验式商超业态所覆盖时,让人惊奇的是,西湖百货商场缘何能“硕果仅存”?

  站在西湖百货商场临着北后街的店门前,记者注意到,卷帘门门楣上蓝底大红字的“西湖百货商场”看起来很不起眼,其下方墙面正中却还悬挂着“西湖连锁超市”字样的牌子。这似乎无言地印证着这家老百货在艰难退守中的纠结经历。

  西湖百货商场始建于1969年,原先叫做红湖百货,算得上是福州城区最早的国营百货之一。由于地处北大路附近,很多老福州人习惯称之为“北大商场”。早期,它曾是一个包括照相、理发等服务业在内的综合性大商场,经营面积至少是如今的4倍。“那时候,我们这样的国营商场很吃香,有不少市面上的紧俏货。铜盘、新店一带的居民,连那附近的部队官兵也都来这儿买东西。”曾经站过鞋柜的老员工陈先生说,当时天天门庭若市,根本无法按时下班。

  历史的车轮行进至上世纪90年代,西湖百货并未因其曾经的辉煌避免遭遇国企改制浪潮的命运。1999年起,这家拥有100多名职工的商场开始推行责任制承包经营。其时,随着市场经济应运而生的连锁超市、购物大卖场,以新颖的售卖方式、舒适的消费环境和推陈出新的时尚精品,迅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而传统老百货相继消失在城市新商圈里,西湖百货也陷入艰难的经营低谷。

  “快撑不住时,也想过转换一下经营模式,试图改为开架超市,或者变身家电卖场,但都没有成功。”两年前退休的原商场负责人林姐介绍说,一些曾有合作或接手意向的百货流通大企业,在实地察看和商谈后,都因为店面位置不沿街、客流不易拓展以及原有硬件设施先天不足等多方面原因而退缩。

  显然,不管是靠自身还是借外力,都未能转变“老旧”的经营形式。迫于生存压力的西湖百货,只有从销售品类选择入手,多动脑筋了。

  “新兴商超大而全,但更多会迎合新潮、时尚的消费,对于百姓最日常的需求总有无法涵盖的方面。”西湖百货商场负责人卓心锋表示,比如,一些看似过时落伍的老物件、日用品,因为耐用实惠,事实上仍有不少市场需求。并且,“柜台式销售还有面对面的优势,能直接了解顾客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货源。”

(责任编辑:国新)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