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投资融资专家张雪奎老师,择要总结以下创业融资需注意的十个问题,供创业者投资融资时参考。
资金是创业的血脉,是创业者急待获得的启动资源,但创业企业筹集风险资金的过程确是艰难的。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公司一年要听数百位企业家阐述他们的创业计划,可最后投资的企业不足约见的1%。因此,做好准备,把握机会、主动争取创业融资相当重要,争取挤入那1%的行列中去
【误区一】不要廉价出卖你的技术或创意
许多创业者和下岗职工创业者急于得到启动或周转资金,往往在融资时急于求成,给小钱让大股份,轻易地贱卖技术或创意只要能获得启动资金就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不少核心技术的拥有者廉价地就把自己的技术或创意随随便便地出卖了。
在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才感悟到当初的技术卖便宜了,开始对当初的投资协议不满;这时,有的人又会轻率地提出毁约。这样做的后果是很不好的,只会使我们在资本市场上失去商业信誉。
【误区二】对风险投资不负责任使用
“花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这种对风险投资不负责任使用的情况,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在当前的网络融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突出。
创业不仅是创业者实现理想的过程,更是使投资者(股东)的投资保值增值的过程。创业者和投资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通过企业这个载体发展的过程,才能达到双赢的目标。
“烧投资者的钱,圆自己的梦”的问题,说到底是信用问题、品质问题,持这种思想的人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误区三】没有完善的融资战略设计
跟任何推销过程一样,在筹资和融资的过程中,也需要完善的策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是取得最佳融资效果的开端。但是,很多的创业者只有总的战略策划和设计,却没有关于融资的具体的战略设计,这是不应该的。
融资的具体的战略设计是总体战略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总体战略的支撑性战略,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应该用心进行精细地策划。策划的内容应该有:1.哪些风险投资商对你这一类别的项目和产品感兴趣?2.他们一般可能采取哪种投资合作形式?3.他们一般在第一次接触中会提出和涉及到哪些问题?4.我应该做哪些准备才能展现本项目的优势和特点?
【误区四】缺少对融资方案的比较性选择
尽管国内的融资渠道还不是很健全,但渠道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有:1.合资、合作、外资融资渠道;2.银行及金融机构贷款;3.政府贷款;4.风险投资;5.发行债券;6.发行股票;7.转让部分经营权;8.BOT融资;9.民间融资。
对以上众多的融资渠道进行深入地比较与选择,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成功率。通过上述途径得到的发展资金可以分为两类:资本金和债务资金。其中的债务资金(如银行贷款等)不会稀释创业者股权,而且可以有效分担创业者的投资风险。如果采用出让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则必须做好投资人的选择。只有同自己经营理念相近,其业务或能力能够为投资项目提供有商情价值的渠道,或者有效地战略指导的投资才能有效支撑创业企业的成长。
【误区五】过度包装或不包装
有些创业企业为了融资,不惜粉饰财务报表、甚至造假,进行“包装”融资。这是不应该的。其实,财务数据脱离了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明眼人是一眼就能看穿的。
但也有另一种情况,有些创业企业认为自己经营效益好,应该很容易取得融资,不愿意花时间及精力去包装企业,不知道资金方看重的不止是企业短期的利润,而是企业的发展前景及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更看重的是企业团队带领员工战胜风险的能力。
【误区六】缺乏资金规划和融资准备
缺乏融资准备最典型的表现是多数创业者对资本的本性缺乏深刻的研究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去盲目进行融资,往往效果不佳。其实,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不是救急,更不是慈善。因此创业企业在正常经营时就应该考虑融资策略,并要和提供资金方建立广泛联系。
融资前,还应该先将企业梳理一遍,做好相应的准备。融资时,能够把企业及公司业务清晰地展示在投资者面前,让融资者看到给你融资后“逐利”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他们才会放心。
【误区七】缺少必要的融资知识
很多创业者有很强的融资意愿,但缺少相应的融资知识,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很多融资者总希望托人打个电话,找个熟人,写个商业计划书,就能把钱贷到手,而不注重用心去研究融资知识。他们往往把融资简单化、随意化了。由于缺乏必要的融资知识,融资视野狭窄,只看到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不懂得或不知道除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外,租赁、担保、合作、购并及无形资产输出和转让等方式都可以达到融资目的。自己把宽泛的融资范围搞窄了。
【误区八】融资贷款必须讲信誉
银行是愿意贷款支持讲信用的创业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对不讲信用者,自然会借贷无门。就一般情况而言,除了高新技术企业之外,银行还从贷款原则出发,青睐那些产品有市场、法人代表对企业的管理控制能力强、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呈向上趋势,并拥有长期稳定销售合同的中小企业。
【误区九】只管外部扩张不管内部结构治理
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本身就是企业自身的一种融资能力。很多民营企业在不断扩张中企业管理却越来越粗放、松散,不注意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自身的这种融资能力和规避企业扩张过程中的经营风险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创业企业只顾发展,不塑造企业文化,最终导致企业规模做大了,但企业却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企业内部或各部门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观,没有协同能力。当企业缺乏这些东西的时候,自然就不具备银行评估的基本贷款和融资的条件,这也是造成融资、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误区十】盲目对外出具融资担保函
由于创业融资比较困难,因此,一些创业企业之间往往进行相互出具融资担保的情况。其实由于不掌握具体情况,仅凭着哥们义气而盲目担保,往往会给创业企业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风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境内机构(境内外资金融机构除外)向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出具保函,仍属于对外担保的范畴,应受国家外汇管理机关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