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孩子多方面的素质,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往培训班参加各类学习,很多孩子每天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之间,其中的辛苦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
今年暑假,赵女士早早就给朋友们发了短信,“闺女明年小升初,俺得陪着上培训班,没事儿勿扰”。“现在教育竞争激烈,别家的孩子都在上(培训班),我们也得拼命向前”,赵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假期补习催生“变态”爹娘
暑假培训究竟有多火?
近日,笔者来到一家培训机构,进门就是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接待间,前来报名的家长把接待柜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孩子们在里间上课,家长在外面排队交钱,两名接待员一边收钱、一边答复家长的咨询……在这里上英语培训班的初一学生扬扬说,她所在的班里有50多个学生,绝大部分都报了暑假培训班,最多的一个同学报了6个班,把周末和晚上的时间也搭进去了。
“家长应当本着快乐、健康、有益的原则,合理安排好孩子的暑假生活。”有着30多年基层教龄的退休教师马祖华说,把孩子送进各类培训班、特长班,家长的目的不外乎借助暑期长假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升学时更有优势。我们不能责备家长望子成龙,但要提醒两点,一是考虑孩子的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一味贪多求全、盲目“进补”,不仅难以提高学习成绩,还可能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希望家长寻找到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有保障的培训班。
“山寨班”打擦边球挣快钱
李女士曾到女儿的培训班听过一次英语课,结果发现老师自己的英语发音都不准。李女士说,有的培训机构无任何审批手续,一套民房、三两个“老师”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暑期班,师资力量良莠不齐,这样的“山寨班”真没良心。
按照家长们提供的联系方式,笔者以给孩子报名为由,联系了几家教育培训机构。某大型培训机构的钱老师介绍说,他们的总部设在北京一所知名大学内,在全国有100多所分校,并称办学手续绝对齐全。笔者随即表示要打电话到教育部门查证其 “办学许可证”,钱老师又改称他们是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证件,地方教育部门无权过问。另一家以清华大学为卖点招生的英语培训机构,实际上只是把代课老师送到清华大学培训了3个月,当笔者问其有没有“办学许可证”、老师有没有“教师资格证”时,对方绕开话题不愿作答。
“真空”地带形成三不管
调查结果发现,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暑期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确实存在“真空”地带。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工商部门是无权批准设立暑期培训学校的,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教育培训机构实质上是教育咨询公司,并不具备办学资质。这类公司开展招生办学活动,甚至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校”,是对家长和学生的误导。某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收到消费者投诉他们会受理查处,但是这类公司的办学资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并不在工商部门的管理范围之内。
社会力量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各类暑假培训班、特长班,属于民办学校的,教育部门才负责审批管理,但市场上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并非民办学校,也没有在教育部门登记,这类机构开办的暑期班,教育部门在管理上既没有硬性的手段,也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可以依凭。
正规民办学校的收费需经物价部门的审核批准,但是教育咨询公司办暑期班却可以自行设定收费标准,因为这类收费属于市场行为,“物价部门不便干涉”。
专家观点:孩子参训要注意维权
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培训班时,要多留个心眼,看看对方有没有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查验培训老师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证,因为正规民办培训学校的审批条件严格,管理也相对规范,遇到民办学校聘请无资质教师代课、虚假宣传、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家长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举报。
家长还要收集并保存好培训机构的招生资料,尽量与培训机构签署合同,详细约定双方责任义务,一旦孩子在培训班出现问题,可以更好地举证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暑期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