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的第二年,相应的,也是其落实最为关键的一年。随着配套资金逐步到位以及政策的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肯定会有较大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必将在规模和质量上有所提高。
但是,业内人士以及所有关注冷链物流发展的人都知道,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如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监管、标准不全、操作人员素质不高等,每一点都是冷链物流行业身上的病痛,而其中最为致命的就是行业标准不健全。
今年初,商务部批准发布了《黄瓜流通规范》等7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并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这7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对黄瓜、番茄、青椒、洋葱、豇豆、鲜食马铃薯、冬瓜等主要农产品的商品质量、等级、包装、标识作出了规定,对产地采购、运输、批发、零售等流通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
该标准的颁布,将有利于推动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产品品牌化,降低农产品损耗,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然而,这7项标准的具体细则却无处可寻。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记者,国内类似的标准都是明码标价出售的。
原来,这些标准都是由相关企业制定,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不能做赔本的买卖。”该专家说,国内目前类似的农产品流通标准不下200个,包括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可是大多数都是停留在纸质化阶段,并没有人监督实行。
如果所谓的行业标准参差不齐,有无人执行,标准也不成标准,行业又如何能够健全稳定的发展下去?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冷链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