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艰辛我们可以面对,住房问题却成了我们人生道路上迈不过去的坎。”20日,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保障房建设情况及下步打算。会上副局长杜本好介绍,近期,有80后大学毕业生给市政府写信,反映大学毕业生住房困难问题,引起政府重视。
据了解,近年青岛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根据人社局统计,每年新就业大学生约1.8万人,缴纳社会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约30万人。这些群体收入水平虽不低,但工作时间短、积蓄较少,居高不下的房价、高额的租金,让他们只能选择蜗居,面临阶段性住房困难。
杜本好介绍,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群体的现实困难。市政府做出了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决策部署,初步计划“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开工建设公租房8000套,其中5000套主要面向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供应。同时在资格准入政策上,将适度放宽户籍、收入等限制,通过解决其住房困难问题,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王育生介绍,预计下半年青岛就将出台相关细则,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将可以申请公租房。
保证利润 鼓励企业投资保障房
近期,一封80后大学生写给市政府的信表达了对安居的渴望。20日,记者从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获悉,青岛下半年将出台相关政策,对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租房做出详细规定,同时,将进一步放宽申请保障房的户籍及收入限制,将更多市民纳入保障范围。
青岛今年新开工23148套保障房,按照第二个住房保障发展规划,今后每年将新建不少于2万套。开建这么多套保障房,资金怎么解决?
杜本好介绍,为有效调动企业参与公租房建设的积极性,青岛正在研究建立公租房有条件的可租可售制度。具体来说就是,住宅建设用地应优先配建公租房,比例不低于20%;具体面积可以通过“限地价、竞公租房配建面积”的出让方式确定;配建的公租房,由土地受让人投资建设并持有,可以先租后售,出租期限不低于10年;10年后,可按届时的限价房价格出售。
据介绍,这一制度,力求保证原用地单位土地收益不减少,有利于土地收储工作;通过出售实现建设投资回收,力求保证开发企业合理利润,有利于土地顺利出让;将这一阶段定量为10年,有利于被保障群体阶段性需求,在其积累10年具备购房能力后退出公租房,有利于推动公租房的循环利用。这一制度目前已在白沙湾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项目进行了试点。
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王育生介绍,白沙湾保障房项目,包括公租房和限价房两部分,通过持有物业和商铺的方式保证开发商的利润,从而调动企业投资保障房的积极性。“经过我们测算,白沙湾保障房项目限价房部分开发商利润能达到8%。”
六部门联审 配租配售更公平
为保证保障房配租配售的公正公平,在对申请居民资格审查时,青岛实行了街道、区、市三级审核,国土房管、民政、公安、劳动保障、公积金、税务六部门联审制度,资格审查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保障性住房的公开配租配售工作严格按照房源公告、申请审核、入围排序、公开摇号、轮候选房等程序进行,并邀请市人大、政协、监察局、公证处等单位和市民代表,对公开摇号全过程实施监督,摇号结果通过媒体进行公告。
不过也有市民表示,自己三口之家挤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住房困难程度很大。但有的年轻小两口没有房子,收入会比他们高不少,在申请保障房时却往往排在前面,入围排序方式不是很完善。
对此,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王育生介绍,青岛将会加大保障房覆盖面,在资格准入政策上,适度放宽户籍、收入等限制。在入围排序方式上也会有所调整,有房和没房的分开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