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做“十二五规划”。中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其战略规划常常表现为“有规划无战略”。这正是由于这些企业对战略和规划的概念辨析不清所造成的,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明确一下。
战略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定位和布局,它解决的是企业做什么、怎么做和凭什么做的问题。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是定位、取舍和建立活动之间的一致性就是企业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是确定什么可以不做。战略的正确制定对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韩国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等向中国席卷而来,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作为拥有着悠久文化传承的泱泱大国,很多中国人穿着韩国衣服、听着韩国音乐、看着韩国电影。这也使得韩国的商品受到国人大肆吹捧,在中国持续热销,畅通无阻。中国媒体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韩流”。
韩国文化影响如此之巨大,是因为有国家级的发展战略支持作为指导。韩国政府于1998年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将文化产业确立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随后颁布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电影产业振兴综合计划》等一系列将战略落地实施的规划。正是由于韩国政府通过对国家和全球局势的准确判断和深入思考之后,制定了合理的战略,同时又制定了一系列在战略体系之内的发展规划,才使得韩国文化在世界上快速传播,韩国产品大肆席卷国际市场。
此外,1994年澳大利亚制定了第一个以“创造性的民族”为核心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1999年英国提出“创意英国”的国家文化战略,制定了“文化与创新:未来十年”的文化发展规划。制定国家文化总体战略明显的利益实现就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全体国民的向心力和创造力,为实现国家的目标而奋斗。中国应当借鉴国际社会的,确立建设文化大国的国家总体战略与相应的国家文化战略配套系统,从而为建设世界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战略规划是战略确定之后,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制定的行动计划。很多企业在制定所谓战略规划的时候,常常因为对这两个概念辨析不清,导致没有仔细思考企业未来应该做什么,就盲目地制定了行动计划。
例如,很多企业把计划当成了战略,就是忽略了做什么,直接进入了怎么做的阶段,把具体的操作步骤、流程当作了战略。比如已经投资布局了几个行业的企业,他们的战略观就是把这几个领域做强做大,将怎么组织人、怎么组织钱、怎么来打市场作为企业的战略。实际上,这不是战略,这是把策略和规划替代为战略了。这么做,实际上意味着企业没有战略,而是直接到了规划层面。
对于是否要制定战略,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并不理解。他认为,我就是卖这种产品的,我也只生产这种产品,不做这个,我还能做别的吗?我只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就可以了。这是很多企业管理者思想上的最大误区。行业是有可能发生地震式的突变的,企业管理者能不能预先看到这种变化,并且有效地去应对,就需要用战略来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如果不能提早预判,没有做出应对这种变化的措施,企业很可能在变化中消亡。
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当前赚钱,说不定你十年挣的钱还不够一年赔的。如果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也许在三年五年之内企业做的如日中天,却在十年之后反而被当初不屑一顾的弱小对手轻易地吃掉。归根结底,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首先要有战略思考,思考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率先做出布局,随后才是在这个战略方向之下的具体行动规划。
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切忌“有规划无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