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一场如期而至但又超乎想象的暴雨袭击了京城,据传已造成三个年轻生命的消失。每年的夏天,北京都会遭遇几场暴雨,一些街道成汪洋,地下建筑遭倒灌,部分楼盘变成“海景房”,汽车没顶,交通瘫痪,行人滞归。这个城市因规划设计和发展带来的伤痛,正日渐加深远未平息。
北京的排水系统设计据说是一到三年一遇,这个标准解释起来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到45毫米的降雨,但是前日的强度达到128毫米,远远超过这个标准。另外,排水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现在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老古董设施。排水管网只有天安门那样的重点地区排水能力比较高,其他地区的排水能力较低,也就导致近几年会频繁发生积水。
我有一个疑惑,为何要把北京的排水系统仅仅设计成一到三年一遇呢?这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千百年来的大暴雨绝不仅仅集中在这几年吧?另一个问题是发展,计划跟不上变化。古老的北京在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后,已经快承受不住这十几年的过度扩张之痛。一场小小的暴雨,就能给这个庞大的城市带来一次严峻的拷问,伤及这个城市的每一处肌理。
《遇见好城市》
城市设计伴随着近年来城市的高速发展,成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热门话题。2005年,雅各布斯的经典着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在中国出版,这本半个世纪之前写就的着作,从居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得出大城市及其规划正在扼杀居民活力的结论,呼吁重建城市的活力,给居民一个真正的生活空间。如果说雅各布斯50年前的着作给了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一个冷静思考的理论视角,台湾学者廖桂贤所着的《遇见好城市》,便给我们提供了一本现实的城市设计榜样参考资料。
廖桂贤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地景建筑硕士,取得了美国绿建筑协会的能源与环境设计专业人员认证。廖桂贤花了九年时间,从全美最适合人居的大城市西雅图为起点,足迹踏遍美欧亚非各大城市:旧金山、波特兰、柏林、哥本哈根、马尔摩、阿姆斯特丹、泉州、京都、香港等,以及加纳等国家,搜罗各种精彩或值得反思的负面案例。
会吸水的海绵城市(西雅图)、两栖城市抗暖化(荷兰)、受路边停车保护的自行车车道(哥本哈根)、愈塞车愈热闹的流动市场(加纳)、行动健身房(香港)、狗屎变能源(旧金山)……在诸多案例中,最值得思考的便是西雅图。作者认为,让城市充满鲜活个性魅力的真正动人风景,是每一个市民的生命力——1998年西雅图公投通过10年“全民图书馆”法案;2005年发起美国城市运动,制定“气候行动方案”积极对抗全球暖化;2006年通过“自行车10年总体计划”;发行《Real Change》周报创意济贫;自发性参与“开放空间2100”……
对于刚经历一场暴雨考验的北京来说,西雅图的排水设计系统更是极具参考价值。西雅图的自然排水实验于2000年完工——缩减道路面积,蜿蜒路线;设置生态草沟、成功吸收98%的雨水径流量,取代传统下水道;居家环境美化,房地产价格顿时攀升……“西雅图的城市个性鲜明、市民充满活力,堪称全球典范都市,这也是即便有着恶名昭彰的天气,西雅图人终究舍不得离开西雅图的原因。”
这本书没有什么新鲜而有创见的学术理论和价值,但带给读者一场丰富的城市设计和居住新观念的案例教育。对正经历高速发展之痛的中国城市,不无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