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招聘 > 正文

网上求职陷阱多 招聘专家三招解惑

2011-07-12 15:23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字号:小

  网上求职火爆,但同样危机四伏。在2415位经历过招聘陷阱的受访者中,有39.1%的人遭遇过一次陷阱,31.5%的人遭遇过两次,更有11.5%的人表示自己遭遇了五次以上。这就意味着,求职者除了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更需要有一双识破招聘骗术的火眼金睛。招聘专家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让网上求职者防患于未然。

建议一:小心谨慎,海投三思后行。

  海投一度被高校学生奉为求职圣经,然而海投也有可能成为泄露你个人信息的罪魁祸首。面对网上招聘信息,首先要仔细甄别,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求职质量,另一方面减少上当几率。

  此外,简历中最好不要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注意查看招聘公司的网站内容,可以百度一下或通过114查询,求证对方有无正规的工商注册和联系方式,如果只留QQ号而没有固定电话信息,联系人也只称某先生或某小姐,那八成就是假冒伪劣的了。

建议二:保持理性,切勿因小失大。

  开出诱惑力十足的薪酬,是吸引对行业无知者的常见手段。对于高薪兼职,侥幸心理不可存,逻辑判断很重要。以打字员兼职为例,目前专业录入员的月收入为4000元,但若换成高薪兼职,每月可轻松赚得10万元以上,简直无稽之谈。据了解,现在书面文字多可用扫描仪录入电脑,并不需要人工打字,只有作家才会有上万字的手稿,企业一般不会涉及。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某些公司为了博得质量更高的求职者,常会篡改职位名称。例如把保险销售员写成财政计划者等。这些冠冕堂皇的职位名不副实,求职者可得睁大眼睛,以免受骗上当。而保证年薪在多少之上的字眼,通常出现在以提成为主要收入的行业。是否能实现,最终还需看个人的表现及能力。

  最后,当你遇到需要收取押金、服装费等费用的用人单位,更要睁大眼睛,因为法律规定单位是不能收取这类费用的。

建议三:自我保护,避免白费工夫。

  求职者招聘时常会遇到笔试环节,然而就有一些单位以笔试为名,提出策划、翻译要求,赚取免费劳动力。这时,千万别自我贬值,不要为了争取工作机会而自愿零工资。特别是当招聘启事中附加急聘、大量求聘字眼时,表面求贤若渴,实则超员招聘,短期内再择优汰劣,剥削试用期劳力。建议大家事先衡量固定底薪是否达到养家糊口的要求,作为雇员,也应该争取自己的福利。

(责任编辑:林音)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