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排行榜 > 正文

亚洲银行竞争力排行榜

2011-06-29 10:31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小

  亚洲银行竞争力总体变化具体数据可参见附录一中的表格。在评价具体的排名结果之前,我们先从数据上看看与2009年相比,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内银行收益分值及各客观指标方面的总体变化。为了便于比较,我们采用的数据都是各国家和地区内两年均参评银行的平均值。

一、收益

  2010年收益指标的计算方法与2009年一样,为了更及时地更新银行最新的盈利能力,我们特地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当年上半年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因此,连同过去两年,即2008年和2009年的资本回报率一起,加上2010年上半年的资本回报率,取其三个值的平均作为2010年的收益指标。

  如果查看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单独年份的亚洲银行资本回报率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就亚洲整体而言,这三年间银行的平均资本回报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二、规模

  我们用银行总资产衡量银行规模。两年均参评的亚洲银行2009年底平均规模达到1427.6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7.17%,各国(地区)的银行资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印度的银行,增幅达到了30.39%。中国内地银行的规模增加幅度也相当大,达到了26.28%。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也有着10%以上的规模增长幅度。其他五个国家和地区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的增长均在4%-8%左右,与印度和中国内地银行的增长幅度相去甚远。对比中国内地和日本的银行,平均总资产规模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市场份额

  我们衡量市场份额的指标增加了占整个亚洲地区的份额指标。但为了便于与2009年对比,我们仍然考察银行在其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即银行资产占其所在国家(地区)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两年均参评的银行,每家平均占其国内市场的份额为4.99%,比2009年指标下降了21.34%。除了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市场份额出现增长,中国保持基本不变之外,其他国家地区的平均市场份额都较2009年有所下滑。市场份额更加分散意味着竞争更加的激烈。

四、资产质量

  我们将资产质量划分为两个指标:贷款损失准备金对受损贷款比率和受损贷款对总贷款金额比率。

  就贷款损失准备金对受损贷款比率而言,两年均参评的银行,2009年底拨备率的平均水平是97.32%,比2008年底的92.37%增长了5.36%。其中,韩国银行的增幅最高,由2008年底的130.83%增长到2009年底的184.00%,增幅高达40.64%,超过2009年的中国内地成为最高。

  受损贷款对总贷款金额比率而言,两年均参评银行,除新加坡、印度和日本有所增加之外,其他国家(地区)的坏账率均有所下降。新加坡地区银行的平均坏账率从2008年底的1.74%增加到2009年底的2.25%,增幅最高;印度银行的整体平均坏账率增幅达13.81%,日本银行的整体平均坏账率增幅也达到了6.11%。中国内地的银行平均坏账率则持续下降,到2009年底的1.31%,降幅超过了29%。

五、资产流动性

  我们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对客户及短期资金比率,以及同业拆借率(借给银行的资金/从银行借来的资金)。

  就流动资产对客户及短期资金比率而言,两年均参评银行,2009年底流动资产对客户及短期资产比率平均为18.17%,与2008年底的10.69%相比有明显上升,升幅在70.08%。

  就同业拆借率而言,两年均参评银行的平均同业拆借率2009年底为241.95%,与2008年250.20%相比,下降了3.30%。

  将两个指标综合起来衡量资产流动性,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及2008年两年,各国(地区)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变化不是很大。其中,中国香港、泰国和中国台湾两年标准化后的资产流动性均高于亚洲平均,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在2009年底均开始超过亚洲平均水平。日本从2008年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下滑到2009年底的平均水平以下。中国内地、印度和韩国,流动性得分则一直偏低。

六、资本充足率

  我们用总资本与按《巴塞尔协议》计算的总体风险资产的百分比,以及权益与总资产之比两个指标标准化后的均值衡量资本充足率。

  将三个指标综合起来衡量银行效率,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及2008年两年,各国(地区)标准化后的效率变动较为明显。具体来说,中国内地、中国香港、韩国两年均高于亚洲平均;而中国台湾两年均低于亚洲平均,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则在2009年超过了亚洲平均,日本则在2009年跌到了亚洲平均以下。

七、存款基础及分行网络

  我们用银行的核心存款基数对总存款比率,以及分行数目来衡量存款基数及分行网络。

  将两个指标综合起来衡量银行的存款基数和分行网络,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及2008年两年,仅有印度和菲律宾的数值为正,即高于亚洲平均。

  在排名时,除了综合竞争力之外,我们还提供了竞争力的三个子分值:收益分值,客观分值和主观分值排名,其排名情况见附表。

  中国的银行整体排名较2009年略有所攀升,有9家来自中国内地的银行进入了前15名,比2009年增加了一家。另外,进入前15名的银行包括3家中国香港的银行,2家日本的银行,1家新家坡的银行。

  以下是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5位银行的介绍。

  第一名 中国工商银行

  2009年排名第2的中国工商银行2010年名次跃升到了第一位。客观分值2010年进步一位,排在第1,主要得益于庞大的规模,仍然是亚洲第三大银行,中国第一大银行,仅次于日本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竞争力排名第11位)和日本邮政银行(竞争力排名第5位)。其国内市场份额也达到了近19.28%,排在第2位,较2009年上升了一位。资产质量及效率两个指标,中国工商银行均排名居中,分别是第30和第32位,但在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上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排在第180和123位。收益分值维持了2009年的进步势头,由2009年26位上升到了2010年的第17位。主观分值也有所升高,2010年排在第2位,在中国内地排在了第一。 主观分值继续领跑中国内地银行,排在第2位。

  第二名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主观分值继续排在第一位,收益分值较2009年的第4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排在第35位。在客观指标方面,其以46.63%左右的市场份额,排在该项客观指标的第一位。规模与2009年相比下降了3位,以5598亿美元仍然排在第11位。流动性指标排名有所下降,排在第21位,相比2009年下降了9位。在资产质量指标的排名上有所下降排在第57位。资本充足指标排名上升明显,从79位升到了第49位。效率指标从2009年的41位下降到了第86位; 存款基础和分行网络排在较为偏后的位置,与2009年相比下降了63位。

  第三名 中国建设银行

  2009年排名第3位的中国建设银行,2010年排名依然保持不变。中国建设银行的主观分值排名较2009年有所提高,从2009年的5位,到2010年的第3位,说明银行业内的专家对中国建设银行取得的成绩的肯定和对其未来经营情况的进一步看好。在收益分值方面,继续保持了2009年的进步势头,平均资本回报率为24%,上升了4位,排名第15位。中国建设银行在客观指标上排名第5位,比2009年下跌了一位,基本保持不变,在规模、市场份额上的排名优势继续保持。

  第四名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2010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与2009年相比维持不变,其主要优势仍然是客观分值和主观分值的排名较高,分别是第7位和第4位。收益方面,中国银行比2009年下降了5位,排在第46位。客观指标方面,同其他中国内地国有大银行一样,规模及市场份额都占据了靠前的位置。资产总额相比2009年没有变化仍然排名第7位,市场份额排名第9位,比2009年下降了1位。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两项指标的排名则较为偏后。其控股的子公司中银香港综合竞争力排在第23位。

  第五名 日本邮政银行

  日本邮政银行2010年首次进入到本次排名,位列综合竞争力第五。其规模和市场份额排名都非常靠前,分别位于第2位和第4位,资本充足率排名更是居于榜首,效率指标也排在了前列第11位。这些指标的领先使得日本邮政银行有着相当高的客观指标得分,在本次排名中处在第1位。但是收益指标排名则相对偏后,排在第152位。在业内人士给出的主观打分中,日本邮政银行排在较为居中的位置,位于第82名。

  第六名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2010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第6位,较2009年上升了5位。这主要来源于其在各项子分值上均有着较好表现。主观分值相比2009年进步了3位,升到了第2位,从而能看出,招商银行的成绩和潜力仍然被普遍认可。24.27%的平均收益,使其收益分值小幅提升了一位。在客观分值方面,招商银行处在第21位,相比2009年的第12位有了小幅度的下降,主要来源于流动性、资本充足率和效率排名的下跌。资产质量虽然由2009年的第2位降至第4,仍然占据着相当靠前的位置。

  第七名(并列) 交通银行

  2010年交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继续提高,同2009年相比,提高了3位,处在本次排名的第7位。其客观分值和主观分值排名均有提升,分别提升了10位和3位。收益分值下跌了1位,排在第21位。客观指标中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指标均较2009年有小幅下降,分别排名第12和25名。和2009年相比变化较为明显的一些指标有:存款基础和分行网络上升了56位,资本充足率排名下降了77位,流动性指标则下降了57位。

  第七名(并列) 浦东发展银行

  继2009年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18位之后,2010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排名上升明显,综合竞争力排在第7位。客观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进步,上升幅度达到了49位。收益指标相比2009年的第9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位于第2,仅次于印度的旁遮普和信德银行。主观分值略微上升,排名第12位。客观指标中主要是流动性指标和存款基础及分行网络指标较2009年进步较多,分别上升了34位和50位,分列第60位和第82位。资本充足率指标较2009年下降了35位,排在第168位。

  第九名 恒生银行

  恒生银行2010年的综合竞争力下跌了2位,在香港地区银行中排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之后。恒生银行以22.80%的平均资本回报率排名收益分值的第3位,较2009年下跌了一位。主观分值方面,恒生银行排名下跌了2位,排名第8位。客观分值排名较2009年下降了19位,其中流动性和存款基础和分行网络两个指标的下降最为明显,分别下降了32位和124位。

  第十名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0位,相比2009年进步了7位,位列中国内地银行综合竞争力第7。该行在各项子分值上面的排名非常平均,其收益指标、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分别排在第4、第22和第14位,均处在较为前列的位置。资产质量指标延续了2009年的优势,排在了亚洲所有银行的第二位,仅次于花旗银行(台湾)。流动性指标进步明显,从2009年的第119位上升到了第84位。其余客观分指标上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第十一名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

  同2009年一样,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仍然以2.095万亿美元的总资产成为我们2010年研究中规模最大的银行。其综合竞争力同2009年相比下降了6位,其收益分值下降了31位,客观分值下降了5位,主观分值下降1位。其客观指标中,规模和市场份额分别位列第1和第3,其余各项指标处于中游至偏后水平。下降较为明显的有存款基础和分行网络指标,排在第117位,相比2009年下降了96位。

  第十二名 渣打银行(香港)

  在2010年排名中渣打银行(香港)综合竞争力排在第12位,相比2009年后退了4位。收益指标在2010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跌,从17位降到了第59位。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分别下跌了8位和4位。客观分指标中,流动性指标的进步最为明显,从2009年的第79位一跃上升到了第2位。然而其他各项分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效率和存款基础和分行网络指标的下降幅度较大,降幅分别为75位和90位。

  第十三名 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继2009年综合竞争力排名第20之后,2010年进步了7个名次排在第13位。民生银行在收益、客观、主观三项指标上的排名都相对靠前,分别处在第42、第17和第11位。然而,收益指标相比2009年仍然有着多达20个位次的退步,客观指标则进步明显,相比2009年上升了48个名次,这主要源于流动性指标的大幅进步,从2009年的第105位进步到了2010年的第44位,此外,存款基础和分行网络指标也展现出上升势头,有着22个名次的进步。

  第十四名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4位,比2009年排名提高了7位。三项分指标相对于2009年都有进步,其中收益指标排名较为靠后,客观和主观指标排名则非常靠前,分别位于第112位、第9位和第13位。主观指标的提升幅度明显,反映出业内人士对于该行的看好评价。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排名均较为靠前,分别位于第6位和第7位,均与2009年持平。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两项分指标的排名靠后,分别位于第158位和173位。

  第十五名 星展银行

  星展银行的客观分值排名靠前居于第11位。其市场份额达到了37.71%,然而该项客观指标的排名从2009年的第5位下跌到了第6位。其余客观分指标中,进步幅度最大的是效率指标,上升达64位;而存款基础和分行网络指标则下降最为明显,下降了98位。在主观分值上,星展银行较2009年下降了3位。收益分值方面,其平均收益11.10%,同新加坡的银行(大华银行,综合竞争力45位;华侨银行,综合竞争力53位以及花旗银行(新加坡),综合竞争力33位)相比,仍然是最低的。

(责任编辑:新不颖)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