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医药,很多人就会认为是“玄学”,因为无法用西医理论来解释。占世界中草药市场半壁江山的日本和韩国,其所用的中药原材料80%都是从中国进口,“优质原料”为何常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目前中国还没有一种中药进入欧美国家临床,中药“走出去”举步维艰。“走出去”是不是就应该坚持欧美标准?这些困惑与思考,折射出的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的漫漫征途中,发展壮大与困难重重并存的现状。
从中药资源的保有量来看,我国可以说是中药大国,但目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与“中药大国”的称谓很不相称。从发展历史上看,中医中药相辅相成,药为医用,医因药存,两者具有较强的依附关系。
然而,目前我国中医人才却不断流失,“中医西化”现象严重。
在中国看中医、用中药的人群大多定位在“老、边、穷”――老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主流社会并没有广泛认可和使用。
目前,我国中药管理是按照西药标准设置准入,要求中药新药明细化学结构和组分,这不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的特点。西药药效学试验以动物试验结果为依据,与中医治疗疾病以证为主的病机理制和疗效判断不符,也不能真实反映中药临床效果。以西药标准规定中药使中药发展身陷巨大的尴尬之中。
云南省中医学院副院长郑进、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等专家认为,中药界不少人用西药理论来修正中药,用现代药业标准来公布配方,但由于我国对中药秘方保护欠缺,没有相关知识产权法规来支撑,后果就是将许多中药秘方泄露。达仁堂等一些老字号中药制药企业的一些祖传秘方面临失传。
与国内市场相比,我国中药出口虽然实现了诸多可喜的突破,但中药产业国际化背后出现了不少尴尬和无奈。
首先,中药国际化仍停留在浅层次上,附加值不高,影响力不大。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2010年中药出口额已超过中药进口额近13亿美元,但中药出口主要停留在原料上,中成药和保健品均出现逆差。中成药贸易自2008年开始延续贸易逆差,2010年的逆差额增势还在扩大。
而相反,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生产的中药却卖得红火。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传统药物,抢占国际市场。大约有130个国家应用中医药,124个国家建立了中医药机构。如德国和法国大规模利用银杏叶进行粗加工,世界银杏叶粗提取物(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年销售额已达3亿美元。另外,日本的救心丹、韩国的牛黄清心丸也都是利用现代科技创新中药开拓市场的成功案例。
其次,进军发达国家市场吃力不讨好。最近,欧盟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让我国中药出口遭遇重挫,成为国内议论的焦点。指令规定,若没有进行传统药注册,现在以食品、保健品等方式在欧盟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将被禁止销售。而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没有一家中药企业在欧盟完成上述注册,这就意味着按照该法规,中国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中药将全部退市。
由于历史传统,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也是较大的传统医药出口地区。他们凭借科技和资金的优势,积极开发中成药,抢占非洲等国际市场。一旦我国出口中药在某个市场威胁到其地位时,他们便会成为人为排挤中药的阻力。
什么原因导致中药国际化之路如此艰难?
首先是文化差异的障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赖小平指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中药走出去最大的障碍,如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复合配方,西医则注重定向锁定、集中治疗;西药注重量化研究,中药则不能清晰地说明组分构成等。这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中药文化很难被理解和应用,中药在海外长期徘徊在边缘状态,难以进入主流市场。
其次在于技术法规。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不像西药容易鉴定。国外对中药的进口都有严格的质检标准,有的近乎苛刻,很多国家对中药成分有很多禁忌,各种技术法规层出不穷,这往往成为中药出口的“雷区”。另外,近年来国际上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要求愈加严格,也对中药出口造成较大的障碍。
第三,部分中药出口质量无人把关,一些假冒伪劣的“山寨中药”蒙混出口。这些劣质中药质量低下,价格低廉,不仅挤占了合格中药的市场,更损害了国家的海外形象。
如今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最根本之处在于缺乏以我为主的中医药标准体系。中药产业做大做强,亟待打造中国标准,才能把握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真正叫响——中药,我姓“中”!
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指出,我国中药基础研究薄弱,至今未能建立起一个符合中药发展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对中药质量的监督缺乏一个系统的综合评价,中药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而“标准的缺失成了西方国家手中挥舞的大棒,总是关键时刻落下来,让中药产业在国际上难以摆脱被动局面”。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