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立足,进攻中央空调、发力变频市场,是多数国内空调厂商必然面临的两大抉择。但不管选择哪条路,亦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不仅是企业生存之根本,更是中国从空调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希望。
智能空调的发明和发展使人类生活更舒适,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进步需要人类与自然界付出更多的环境和能源代价,这个事实不容忽视。据空调制冷大市场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在智能空调领域发展速度很快,年增长率达20%以上,特别是最近五年,这一数字更是超过30%。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第一大智能空调设备生产国和第二大智能空调消费国。2007年,全行业总产值达2950亿元人民币,去年则接近4000亿元,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40万亿元的1%,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空调需求将继续增长,总产值会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特别是房地产行业逐年火热,为家用及小型商用空调拓展出极大空间,随之而来的是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空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目前,其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15%,这一比例在夏季更加突出。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空调所用电能甚至超过40%,去年部分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
对于未来智能空调的发展趋势,变频空调是节能空调的方向性产品,结合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节能减排。智能空调界经常讲,要打造世界最好的产品和最出名的品牌。但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最好,什么样的品牌最著名。首先,要做到节能减排;其次,温度设置非常适合人体健康;再其次,气候变化所采取的估值最环保;最后,价格要低廉。从节能的角度来说,变频空调是首要选择。目前,传统的调温方式是设定值。比如,设定26摄氏度后,空调频率不变,到了设定温度自动停掉;温度升高后再开启,相当于是间断式的。变频空调不是这样,空调制冷机一直开着,但如果温度升高,其工作频率就加快;如果温度降低,频率就下降,这可以说是最节能的一个办法。目前,这种方式在世界上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变频空调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有率大概为95%,在欧洲市场大概50%。但是,我国市场大概只有17%,所以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节能减排潜力。传统的变频空调专利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核心技术对中国是封锁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低温工程和制冷专家周远表示,国内格力等龙头企业近年来在科技部“攀登计划”的支撑下,让业界看到希望。它们着力于变频空调核心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比如说,一款国产变频空调取得了9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国际发明专利。”周远自豪地说,“第一,在没有转矩传感器测量的情况下,提出一套自动转移控制数据模型及实验方法,这个很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描述整个转矩的变化,因为频率一变,转矩就变,这就解决了压缩机转矩测变及数据控制的问题,其频率变化范围可以降到更低。日本目前传统变化控制在14赫兹,但我们做到了1赫兹。”
“第二,产品电源的功率日本做到0.85,现在我们提到0.999,这就是说电流电压的功率因素可以完全忽略。为了适应以上两项技术要求,我们独立自主开创出各种单转变频压缩机,我鉴定过这些产品;我们还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开发DSP控制芯片,可以说这也是重大创新。”他补充道。
周远强调,这几项核心技术的取得,已经打破智能空调技术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此前,很多核心部件和技术完全依赖于国外,比如压缩机要从意大利进口。经过这些年不懈努力,我国空调企业技术已经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并经过行业专家和鉴定小组的认定,所研制的变频空调在噪音、效能、功率等指标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效比达到7以上,远远高于国家1级标准。
可喜的是,这种影响已不再局限于国内。据周远介绍,这些研发成果不仅用于国产变频空调,还应用于日本三洋公司等外资企业产品。目前,这些产品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2010年,累计销售700多万套,收入140亿元,新增利润13.6亿元,年节省电能39亿度。他说,变频空调研发成功表明,如果实现产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将是我国从智能空调大国走向智能空调强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有力一步。
周远最后提出三点希望:首先,企业领导层要有眼光,拿出更多财力、物力和时间投入研究工作。其次,科研人员要有拼搏精神,团结协作,要耐得住时间考验。最后,新型变频空调机研制成功是我们从空调大国走向强国的起步,在传统产品技术改造和升级方面,还有不少课题要做;在空调制冷的前沿研究方面,更有不少新原理、新课程和新方法等待着去探索。要使我国真正成为智能空调强国,前沿研究是国际引领者必不可少的课程,希望更多有理想的企业家要团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