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也使得医生的身份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医生的合理流动也有利于患者就近找到高年资医生看病。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的一番话,又把医师多点执业的话题重新引入公众视野。陈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全国范围内医生多点执业已经开始操作,目前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今年会有比较大的突破。
其实,广东省自去年1月起就已试行医师多点执业,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试行情况如何?记者昨日从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目前我市申请多点执业的医生仅一人,多点执业在深圳“遇冷”。那么,医师多点执业到底有何好处?又有什么风险?遇阻的关卡又在哪里?
鼓励医师多点执业
2010年1月1日起,《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试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规定具有副高级医学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任职资格、并在该技术职务上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的医生可在省内选择三个执业地点。
2010年8月,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特别召开推进医师多点执业会议,鼓励高年资的医师以个人名义申请多点执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是非常支持医师多点执业的。”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许四虎说,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既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使得医生的身份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此外,医生的合理流动也有利于患者就近找到高年资医生看病,对缓解找专家看病难起到一定作用。
“作为一名医生,我是支持多点执业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科主任刘学恒昨日告诉记者,以往医生只能在一家医院注册执业,医生成了医院的“固定资产”,医生的流动受到限制。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后,医生的选择增多了。
多数医生不考虑多点执业
据了解,目前我市公立医院共有副高级职称医生6100多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医生1300多人。尽管社会各界对于医师多点执业都持肯定态度,但记者从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了解到,《办法》实施一年多来,我市目前仅有一名医生申请多点执业。
去年10月,原市儿童医院院长李成荣因年龄问题卸任院长一职,转任市儿童医院顾问。随后,李成荣提出了多点执业申请,并在市卫生人口计生委通过备案,兼任远东妇儿科医院院长,成为我市申请医师多点执业的第一人。
然而,对于自己申请多点执业的初衷和现状,李成荣医生却不愿多谈,并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他表示,自己在远东妇儿科医院的工作将于今年上半年结束,之后还是会将所有精力放在市儿童医院的工作上。
多位在公立综合性医院工作的高年资医生都表示,自己并不会考虑多点执业。“一方面在本院的工作已经非常忙,抽不出更多的精力去其他医疗机构坐诊,另一方面院长肯定也不希望自己的医生去其他地方执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儿科医生说。
医生难抽时间多点执业
医生个人申请多点执业难过“院长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卢光进并不避讳这一点,他告诉记者,以目前该院的实际情况,医生确实很难抽出精力去多点执业。
“在担任副院长之前,我自己就是新生儿科的医生,当时只要我不出差,天天都要到病房查房。自己医院的工作都忙不完,哪里还有精力去外面坐诊?”卢光进说,作为宝安区唯一一家公立妇幼专科医院,该院医生每天60至70人次的门诊量是常态,已经大大超出卫生部规定的每天40人次的门诊量。
“作为基层医院,为了满足宝安区患者就医的需求,我们医院的医生是不限号的,有多少患者来就诊,医生都是看完再下班。我们的医生已经长期超负荷工作了,他哪里有精力多点执业?我肯定不希望自己医院的患者看不完,医生却跑去外面坐诊啊。”卢光进说,尤其是多点执业的医师要求副高职称以上,这些医生往往还承担着科室管理和带教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明也曾表示:“如何解决医师多点执业与第一执业点的关系?医生多点执业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对于公立医院的管理层来说是个挑战。”
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的实际情况印证了卢光进的说法。据该院医教科主任林海波介绍,目前医院确实没有收到过一份医师多点执业的申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情况也是如此。
面临医疗风险大
另外,有不少医生表示,多点执业后医生面临的医疗风险更大。“如果我在第二执业点做了手术,手术本身很成功,我回到第一执业点医院上班。但术后患者却死亡了,主要责任是在我身上的,医生的风险很大。”一名外科医生说。
卢光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新生儿科医生抢救一名危重患儿为例,去院外会诊一次获得的酬劳也就在200元至300元之间,但医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却并不少,还要承担本院工作之外的一份责任和压力,大多数医生都认为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可能少数科室的医生,如心血管外科手术、妇科手术的医生会愿意尝试多点执业,这些治疗项目的收费相对高一些。”卢光进说。
政府鼓励多点执业
2月25日,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公布《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要“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完善医师多点执业规范,将试点的条件放宽到主治医师,增加多点执业的地点数量,建立医师多点执业交流信息平台,鼓励医务人员在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有序流动。”
多点执业对医生年资的要求从副高职称降至主治医生,并增加执业地点的数量,新《方案》实施后,将有更多的医生符合多点执业的条件。但业内人士并不认为这将促成很多年轻医生选择多点执业。
“就拿我们科室来说吧,年轻医师进入医院要经过5年的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还有大大小小很多次考试必须通过。”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科主任刘学恒说,“这些培训和考试复习都需要年轻医生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来完成,应付完这些之后很难再有外出执业的时间和精力。”
民营医院赞成多点执业
不过,与公立医院管理者的顾虑有所不同,民营医院的管理者对于医生多点执业持欢迎态度。“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对民营医院来说是一大利好。”深圳华侨医院董事长廖志仁认为,一名优秀医生的成长,政府和社会都投入了很多资源培养,医生不应该只是某家医院的独家“资产”。多点执业是医疗人才共享的一条途径,有更多的好医生可以引进到民营医院。
深圳华侨医院董事长廖志仁坦言,《办法》出台后,他确实与数名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医生接触过,希望他们能到华侨医院来多点执业,但至今也未能请到一位。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努力。廖志仁告诉记者,他打算采取与公立医院科室合作的方法引进医生多点执业,“以科室合作的模式引进医师多点执业的好处在于,科室可以轮流安排医生到华侨医院来坐诊,而不限定于某个个人,医生在时间安排上相对灵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