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原来两个月就得用3罐液化气,一罐75块,一年18罐气,开支就是1350块,现在改用沼气,这笔钱就省下来了。沼液还是优质生物肥料,这又减少了化肥投入。涡阳县陈大镇张集村村民燕义臣扳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如今村里光沼气池就建了40多个,原本脏乱差的村庄变得整洁漂亮起来。
在谯城区城父镇刘楼村,眼前的景象令人惊讶:村口是宽阔的广场,水泥路面的两边绿色青翠,水泥路通过广场呈放射状通向一栋栋别墅。走近看,别墅外的空调挂机、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让人难以将此景象与皖北农村产生联想。刘楼村的刘峰,是村里中等收入村民。他说,过去最怕下雨,人畜粪便混合着雨水,流进家家户户。“现如今不同了,农民过上了低碳生活。”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用沼气点燃的炉灶,还有用太阳能点亮的路灯。
“新生活、新变化,农村告别了脏乱差;城里人、乡下人,卫生条件比上下。 ”在利辛县大李集镇永红村,记者从村民口中听到这样一段顺口溜。顺着整洁的水泥路,记者来到村民李连云家中。这是一个典型的皖北农家,种着各式花草的小院,放着冰箱、饮水机的客厅,可以随时冲洗的厕所……走进宽敞明亮的厨房,贴着白瓷砖的灶台上放着一台双灶头的沼气灶具,旁边整整齐齐地放着水壶、饭锅等炊具。正忙着做午饭的李连云把水壶放在沼气灶上,轻轻扭动沼气灶的阀门,“啪”地一声,一股蓝色的火苗欢快地跳动起来。很快,一壶水就烧开了。李连云一边做饭一边告诉记者,她家共有8口人,以前每个月得用一罐液化气,一年下来就得花1000多元,为省钱,她经常烧柴做饭,饱受烟熏火燎;家里喂些猪、兔子,弄得满院都是臭味。用上沼气后,再也不用柴禾做饭了,人畜的粪便直接排到沼气池里作原料,不再有臭味。 “修这个沼气池,国家补贴2000元,自家只拿了400元。 ”李连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还从涡阳县了解到,目前全县上规模的畜禽养殖企业有近20家,县里正全力推进“猪—沼—电—菜”畜牧循环生态种养模式。亳州市农委相关人士介绍,作为一项民生工程,2009年和2010年,全市共建设各类沼气池1万余个,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养殖户受益于沼气工程,过上了全新的生活。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沼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