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术品份额化付诸实践不足一年。去年8月份,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全国第一份“杨培江艺术品资产包”;紧随其后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在去年12月份也推出一份“黄钢艺术品资产包”;正在筹建的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也加紧步伐,春节后有望挂牌成立;再加上天津文物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当下形成“多足鼎立”之势。
彭中天是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建人之一,作为国内艺术品金融化的倡导者之一,如今终于看到艺术品份额化这个概念变成了现实。他多次呼吁在金融和艺术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两者能够充分对接。由他负责筹建的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不久将挂牌成立。这也是第一家“国字头”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同时也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文化产权交易所。
“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实现文物艺术品等文化产权的份额化交易,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确立行业的标准。”彭中天向记者表示,其实在这个概念提出之后,各地陆续就开始进行实践,在2010年深圳和上海陆续推出艺术品资产包已经初步将“艺术品份额化”实践成功。
“但是整个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投资者很关注的文物艺术品鉴定、保管、买卖的中介机构服务还并不完善,因此以文化产权交易所为核心,引领各种中介机构服务的提升、完善,然后才能对整个艺术金融化提供良好的服务。”彭中天表示,目前已经有多家文交所从事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很多都小心翼翼,市场上也是大多持观望态度。未来这个市场会竞争很激烈,只有准备最充分,基础最扎实的那一个才能拔得头筹。
“无论从艺术品种类的选择,还是从中介服务的完善,文化产权交易所不怕速度慢,但必须要拿出整套权威的、有说服力的操作运转体系,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让投资者认识到,只有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才是最标准的,也是最安全的。这既是我个人对于文交所理想的追求,也是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努力打造的方向。”彭中天向记者表示。
在投资领域,任何一个新的概念出现,都会有一个‘概念渲染’的过程。这其中,优点被夸大,缺点被埋没。
与其他投资行为一样,文物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在投资领域,任何一个新的概念出现,都会有一个“概念渲染”的过程。这其中,优点被夸大,缺点被埋没。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盲目的热捧,导致市场火爆,到了一定阶段自然产生泡沫,市场才会理性下来,然后投资者吸取经验,市场逐步走向正轨。
其实,普通投资者在艺术品投资中,对投资的兴趣程度超过艺术品本身,大部分人对于所推出的艺术品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名家大作、跟风大投资机构就成为一个看似保险的选择。所以,在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这一市场初始阶段, 有必要让一些大的资本或者投资机构进入,引导市场平稳发展过渡,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另外,交易所需要多推出一些艺术品资产包。
这就能让投资者避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即便是这个赔了,也许那个就赚了,分散了普通投资者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不要将艺术投资当成快速盈利的工具,保持理性投资心态极为重要,这和投资股市是同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