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金融服务 > 正文

独董制度缘何渐成花瓶

2011-02-11 11:24来源:证券日报作者:谢岚字号:小

  在上市公司“三会一层”治理结构中,独董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也因此,他们常被看做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表和发言人。

  然而在A股市场上,却一直存在着上市公司独董“花瓶化”的现象。一方面,很多独董都是社会名流、专业人士等,常身兼数职或另有主业,一年到头很少有时间花在上市公司身上,去全面了解研究公司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表有价值的意见,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还有一些独董就是冲着薪酬去的,“拿人手短”,就不得不受制于人,对上市公司的问题“听话”地保持缄默了。

  当然,对于这种独董制度的弊端,近年来也越来越引起市场的关注以及监管单位的重视。如2009年初,*ST深泰被深交所下了《整改通知》,原因就是公司独董洪乐平曾连续两年未在股东大会上述职,且违反了连任时间不得超过六年的规定。而正是这一“污点”,今年1月,洪乐平被股民举报,坚决要求其“下课”江钻股份、东信和平和和而泰三家上市公司的独董职位。

  这显然是一种可喜的进步。这从科达股份独董长期“无视”上市公司违规到如今主动对上市公司经营中的一些问题尽责地进行风险提示的转变也可见一斑。

  但悖论又由此而生。当独董们准备摆脱“花瓶”角色之时,他们的看法和意见却常常得不到上市公司应有的重视。像此次对科达股份巨额资金竞拍土地进行风险提示的独董杨庆英,就是一位审计专家,而其提出的建议应该也是出自专业判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位独董的意见并未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从而关注公司此项决策中存在的较大的风险问题。

  无疑,这种状况将妨碍独董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独董从“花瓶化”走向“被花瓶化”,并最终仍将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责任编辑:羽篪)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独董 ]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