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条件已经具备。具体到信息服务、商业服务、研发、技术支持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受益于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其各自的增长速度将远超服务业整体水平,而已上市的公司更是各自细分行业里的龙头,其增长速度更高。
长期看好生产性服务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因为其不仅受益于制造业利润向生产性服务公司集中的“微笑曲线”模式,而且会享受中国改善在全球利润分布格局中地位的过程。
生产性服务业不可或缺
现代服务业可分为三大部分,除以生活类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为对象的消费者服务业(如餐饮、服装、文化、娱乐、旅游、交通等),以及以社会全体大众为对象的社会性服务业(如医疗卫生、教育、法律服务、广播电视、信息传媒等)之外,另一个最重要部分即是生产性服务业,其服务对象是生产制造业,它是围绕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的,主要可分为工业物流类、科技服务类、工业设计类、商务服务类、信息服务类、金融服务类等。
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制造前端可为生产者提供咨询、规划、研发、设计、采购、金融、物流等服务;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为生产者提供财务、物流、计量、检测等服务;在生产制造的后端可为生产者提供营销、集成、成套安装、调试、备品备件供应、维修、培训、会展、租赁、物流等服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
按照目前股市上的服务业公司分布现状以及服务于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剔除金融、房地产等提供工业和消费服务的重合部分,我们主要关注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仓储物流、商业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业等。
我国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增加工业附加值、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和改善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由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集约式经济增长的有力保障。发展工业服务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提高工业附加值和改善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业品附加值中,生产性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代制造业的价值链有着“微笑曲线”的特征,即中端的组装、制造环节附加值和盈利低,而上游的如设计开収、原料采购,和下游的物流、品牌营销等环节附加值和盈利多。
行业蕴含巨大投资机会
纵观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现代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是: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在持续增长后呈现下降的趋势,服务业一直处于增长过程,并居主导地位。以美国为例,从1970年到200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从62.5%上升到78.7%,其中生产性服务占47.8%,居主导地位。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在经济层面,主要体现在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过低;在技术层面,主要体现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过低。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发展中国家。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条件已经具备。我国电话、互联网、宽带、电信等用户数居世界第一、第二位,带来了对信息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对能源、粮食、日用品的需求促进物流运输的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随着工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与生产密切相关的设计、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产品营销、检测服务、废物处理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将快速扩大。而且,对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提的要求,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将获得税收、土地、水电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假设国内GDP保持8%的增速、到201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55%、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55%,那么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增加值将达到15.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21%。具体到信息服务、商业服务、研发、技术支持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受益于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其各自的增长速度将远超服务业整体水平,而已上市的公司更是各自细分行业里的龙头,其增长速度更高。例如,根据用友软件发布的《2009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调研报告》,2009年我国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仅为40.5(满分100),信息化水平尚停留在较低级的水平,前景广阔。仅软件一项,2009年市场规模9500亿元,增速25.6%。
生产性服务业投资逻辑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制造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一方面制造业企业有向服务业延伸的趋势,另一方面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在逐步兴起。从投资角度来看,服务业公司的成长一是有赖于所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空间),二是有赖于具有产品、技术、管理优势(成长空间),三是依赖于居产业链优势地位(盈利空间)。生产性服务公司的价值在于对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新拆分和专业化运作,并分享由此产生的价值增值。因此,拆分和专业化运作的类型和特征决定了生产性服务公司的盈利分享方式,进而决定了其成长路径。在相关服务的外部市场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生产服务性公司多数只能小规模运作;而在相关外部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享有专业化分工优势的流程外包企业将获得最大的成长性;在相关外部市场逐步稳定并成熟后,享有技术优势或竞争壁垒的创新供应企业将具有最好的成长性。以服务化工行业的东华科技为例,从2004年到2009年,化工业的固定投资额从1600亿元增加到6000亿元,带动公司营业收入从4亿元增加到18亿元,增长3.5倍,CAGR为35%。
长期看好生产性服务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因为其不仅受益于制造业利润向生产性服务公司集中的“微笑曲线”模式,而且会享受中国改善在全球利润分布格局中地位的过程。而依据发展策略和服务内容方面的差异,看好三类生产性服务公司的竞争优势:一是在股东背景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的跟随型服务企业;二是具有成本优势的服务外包企业;三是具有技术或产品壁垒的服务创新企业。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